應對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的共同任務,也是中國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近年來,國際社會對于低碳發展達成了共識,我國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力推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
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國際上的氣候談判已經進行20多年了,雖然到目前為止沒有達成實質性的成果,但是大家形成一個共識,就是綠色增長和能源轉型,是應對氣候變化最重要的手段。這一點上,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做!眹覛夂驊鹇灾行闹魅卫羁》逭f。
去年底,中美雙方共同發表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宣布了2020年后的各自行動目標,美國計劃于2025年實現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26%至28%的減排目標。中國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艾F在一共有20多個國家做出了減排承諾,預計到今年9月底,大部分國家都會提出行動方案!崩羁》逭f。
如何在應對挑戰中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能源轉型勢在必行!崩羁》逭f。中國很多地區蘊藏著豐富的太陽能、風能、天然氣資源等低碳能源。能源轉型是綠色增長一個重大的機遇。
“我國陸地表面每年接受太陽輻射能量相當于18000億噸標準煤,全國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日照2200小時以上。在我國陸地60%的區域內光伏發電的效益很好。我國平均年云水資源約22萬億噸,每年可開發云水資源2800億噸,相當于7個三峽水庫。”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中心高級工程師申彥波說。
許多地區正在挖掘綠色能源的巨大潛力。江西省星子縣海拔140多米的廬山區內,豎起了一排排白色大風車,隨著葉片緩緩轉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風能轉化為清潔電能。這是江西省第3個開工建設的風電項目。去年星子縣一年用電量3億多千瓦時,風電發電量占整個縣城用電量的三分之一。截至今年3月,大嶺風電場累計發電量已達2.38億千瓦時!叭涨埃瑖夷茉淳纸y計完畢‘十二五’第五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項目總裝機容量超過3000萬千瓦時。正是政策東風頻吹使風電產業迎來‘第二春’!苯髦须娡缎履茉窗l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義哲說。
陜西為綠色發展找到另一條路徑。作為國家確定的首批低碳試點省之一,針對產業結構偏重和化石能源消費量大、碳排放持續增長的現實,陜西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一方面大力削減高耗能產業,一方面培育起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陜西關中地區完成削減燃煤1000萬噸減量替代任務,燃煤消費首次實現了負增長。電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翱萍紝﹃兾鹘洕鲩L的貢獻率達到55.8%,全省非能源工業產值增速高于能源工業13.4個百分點。在綠色轉型機遇下,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4%,旅游總收入增長18.1%,全省第三產業占比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達到36.4%!标兾魇“l改委調研員納新武說。
綠色消費理念深入人心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每個人參與。近年來,公共自行車遍布全國各個城市,環保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蹬自行車”和“刷步子”的出行方式漸趨流行。
陜西西安市民徐佳為家人辦了3張公共自行車卡!爸皼]有這么多公共自行車,經常為了方便打出租車,F在基本上地鐵口、公交站點附近都有公共自行車租賃點,更加方便綠色出行!毙旒颜f。
面對綠色消費潮,企業也開發出許多綠色產品適應市場需求。車企爭先恐后推出新能源汽車,車展上更是出現上百款新能源汽車齊聚一堂的場景。記者在陜西比亞迪(49.55,0.28,0.57%)汽車生產廠試駕新能源車“秦”,發現新能源車的啟動速度絲毫不差,動力也很充足。比亞迪相關負責人將普通燃油出租車和一款e6電動出租車做了對比,燃油車每百公里耗油9升,電動車耗電36千瓦時,如此算來,普通燃油出租車每天支出費用324元,純電動車只有77元!案匾氖,電動車使用清潔能源,現在汽車尾氣對空氣污染貢獻率很大,新能源車的推廣可以保護環境,有效減排。”該負責人表示。
為了鼓勵綠色消費,國家制定相關政策對購買新能源汽車實行各種優惠,包括購置稅減免、免費牌照、不限行以及政府公車采購支持等一攬子計劃!瓣兾魅ツ晖茝V各類新能源汽車1218輛,建成充電樁362個,甲醇汽車試點取得新進展,投運車輛140輛,道路氣化工程也在順利推進!奔{新武說。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比上年提高了4倍多,銷量比過去同期提高了近3倍。“我們去年一共銷售了5510輛新能源車,相當于減少了近2萬噸碳排放,等于種植了9900棵樹!北本┬履茉雌嚬煞萦邢薰究偨浝磬崉傉f。
根據中汽協公布的數據,2015年一季度的新能源汽車表現異常搶眼,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生產27271輛,銷售26581輛,同比分別增長2.9倍和2.8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