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際資訊 >> 正文
氣候大會將定調減排 可再生能源15年或取代煤炭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時間:2015-6-30 12:38:39 用手機瀏覽

  在6月上旬召開的G7峰會上,七國領導人達成一致,承諾本世紀末實現無碳經濟。而年底即將召開的巴黎氣候大會,最大看點是以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主提出的減排貢獻為基礎編制的限制溫室氣體協議能否通過;同時,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有望于2016年底試運行,彼時成為全球最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中國將是各方關注的焦點。為此,記者從可再生能源、碳市場、碳投資和綠色建筑(海綿城市)四大方面著手,詳解中國未來低碳產業版圖。
 
  今年6月初,出席G7峰會的各國領導人達成一致,承諾本世紀末實現無碳經濟,并計劃205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削減40%~70%。而將于年底召開的巴黎氣候大會因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有望達成協議,也備受各方關注!敖衲臧屠铓夂虼髸畲蟮目袋c是,以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主提出的減排貢獻為基礎編制的限制溫室氣體協議能否通過!敝型额檰柲茉葱袠I研究員宋智晨告訴記者,中美去年11月發布的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為全球樹立了良好榜樣,而且從目前各國對限制溫室氣體這一協議取得的一致性來看,今年的巴黎氣候大會取得成果大有希望。
 
  我國能源結構將受影響
 
  預定11月30日至12月11日舉行的巴黎氣候大會,旨在完成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提出的目標,即達成一項抑制全球變暖的歷史性協定,確保地球升溫不超過工業革命前2攝氏度,防止地球氣候因溫室氣體而受到潛在的毀滅性破壞。
 
  6月11日,在德國波恩結束的2015年第二輪聯合國氣候談判,達成了一項內容龐雜、多處表述含混不清的草案。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鄒驥在第三屆深圳低碳國際城論壇上說,對于年底是否能有新協議,預期不可過高,但也不可沒有,總體而言是有進展,有前進,值得期望的。
 
  中科院廣州能源所能源研究中心主任趙黛青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首先要在國際空間中爭取發展權,但對內還是要加強對溫室氣體排放的控制,調整能源結構,控制排放總量,需要有更多的行動,更嚴格的要求和更明確的規則。
 
  宋智晨表示,中國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因此亟須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
 
  不少分析認為,如果今年巴黎氣候大會上各方能達成新協議,可再生能源便有望在15年內取代煤炭,成為全球最主要的發電能源。
 
  國際能源署(IEA)的研究發現,當下可再生能源占全球發電量的比例約為五分之一,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接近三分之一,并超過煤炭、天然氣和核能的比例。不過IEA稱,目前可再生能源發電占全球發電總量的22%,還遠低于煤炭發電41%的水平。
 
  毫無疑問,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之一,巴黎氣候大會無疑將對我國未來能源結構產生重要影響。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統計,2012年,煤炭占全球能源消耗量的66%,石油與天然氣占20%。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煤炭生產國、消費國和進口國——占全球煤炭消耗量的一半左右;另據中電聯發布的數據,2014年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25%左右,火電量占75%左右。
 
  宋智晨表示,我國與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排放的溫室氣體占世界排放總量的40%,如果巴黎氣候大會達成新協議,將對我國的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調整帶來巨大轉型壓力。為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發展低碳經濟,政府將提高清潔能源占全部能源結構的比重,高燃煤消耗企業將被加速關停,而水電、風電、核電和太陽能等行業將迎來重大利好。
 
  可再生能源或迎巨額投資
 
  在6月上旬召開的G7峰會上,七國領導人均支持在本世紀末消除碳排放,在2050年之前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然而,這一結束化石燃料時代的決策卻遭到不少質疑。宋智晨表示,這一承諾雖然體現了七國大幅消減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推動全球經濟去碳化的決心,但也對世界各地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企業形成巨大壓力。記者注意到,不少非政府組織指責G7的目標太過自滿且不計后果,提出了減排目標,但其自身努力并不夠,比如美國沒有加入《京都議定書》,加拿大2011年退出《京都議定書》等?梢灶A計,G7提出的目標雄心勃勃,但到2100年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對化石燃料需求巨大的發展中國家能否實現能源轉型仍是未知。
 
  據了解,目前全球三分之二的溫室氣體來自生產和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以用于發電。IEA的報告稱,去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投資規模已達2700億美元,其中,中國2014年共投資超過890億美元用于開發新的再生能源的生產能力,同比增長31%,比歐盟、美國和日本都多。
 
  國際能源署署長范德胡芬曾對此表示,中國對清潔能源的承諾使全球受益,最近幾年使得太陽能電池板形成大眾市場,價格大幅降低。在歐洲的核能工業陷入困境時,中國正在核能領域創造規模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仍在大量投資火力發電站,但這些火力發電站都非常高效能,使得老舊的火力發電廠可以關閉。國際能源署對此指出,如果其他發展中國家能夠被說服,也像中國一樣使用先進的技術改善火力發電廠的效能幾個百分點,就將等同于歐盟所有的減排努力。
 
  多位業內人士均向記者指出,隨著年底巴黎氣候大會的召開,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投資規模有望提高,中國的可再生能源投資也將再上一個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PM2.5、PM10濃度不降反升 環保部將預警約談地方政府
41萬億減排大單 考驗市場洞察力
中國投十倍于“4萬億”的錢減排 為何?
41萬億!中國達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代價
國際能源署發布氣候報告促請各國加強減排承諾
國際能源署提出五大建議助全球減排目標提早實現
陜西省2015主要污染物減排方案公布
能源局再放權 擬建立“三個清單”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