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中國投十倍于“4萬億”的錢減排 為何?
來源:環球網 時間:2015/6/26 14:42:00 用手機瀏覽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23日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透露,中國本月末將提交總耗資41萬億人民幣的溫室氣體減排承諾。他說為實現該目標,中國將調整依賴煤炭的能源結構,開發新能源等。

    解振華沒有提供關于減排計劃的更多細節,但他稱即將出臺的規劃“相當宏大”。41萬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的確極具沖擊力,為了幫助人們了解該數字的含義,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中國上一輪刺激計劃的4萬億規模,而減排的總投資是該計劃的10倍。

    可以肯定,中國不可能僅靠花費公共財政資金來推動這一史無前例的壯舉,社會資本通過市場方式參與到減排中來受到廣泛預期,外資的進入也將受到歡迎。

    去年11月中美在奧巴馬訪華期間達成氣候協議,中方承諾在2030年之前盡早達到碳排放峰值,中國成為率先做出排放峰值具體時間承諾的發展中大國。聯合國計劃今年12月在巴黎大會上通過2020年全球氣候協議,目前已有十幾個國家提交了計劃書,中國方面今年3月承諾將在上半年提交減排計劃。

    無論如何41萬億的數字都十分令人震撼。由于減排問題既是人類的共同事業,其中又包含著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復雜利益糾葛,中國不可能僅僅迫于西方壓力就無限讓步,把不該承擔的義務硬扛在自己肩上。

    中國下大決心推動減排,根本原因還在于減排肯定不是40萬億的唯一目的,它同中國治理大氣污染、消除霧霾、實現常態藍計劃和行動高度契合。41萬億不應都是新計劃,中國目前已經在做的大量治污工作同樣也是減排任務的組成部分,也應納入其中。

    更為重要的,減排與中國的產業轉型和升級過程同樣是高度契合關系。中國以往粗放發展的一個主要特征就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不僅造成資源能源大量浪費,也對環境與生態造成多方面破壞。有些地方只拼增長和GDP,這個問題給全社會帶來危機感,但卻久治不愈。國際減排壓力倒逼我們產業轉型的正面作用已經凸顯出來并在持續增強。

    中國經濟過度依賴煤電,浪費大,很多地方從天空到地面和水域都達不到人們期望的干凈。徹底改變這種局面,使中國經濟變得高效、低碳、潔凈,其實這就是中國現代化的核心任務之一。用41萬億干這件大事,更多可能是夠不夠,而非多不多的問題。

    41萬億的大頭肯定不是政府財政支出,政府的有限投資應當以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為目的,推動形成市場對這方面投資的實際回報機制。如果減排是花錢的無底洞,掙不到錢,以至于“誰投入誰死”,那么這項事業就不會持久與長效,它最終只會是中國應付世界關切的“面子工程”。

    因此41萬億不僅是“規劃”,它還必須是中國在減排領域全面撬動市場要素的過程和結果。可以說,它的成功與否同中國社會當下及今后幾項重大改革的成敗很可能是一回事。

    在減排問題上,中國似乎在與歐美發達社會“殊途同歸”。它帶來一個啟示:隨著中國社會的前進,我們與歐美社會對一些重大問題的認識和態度大概會逐漸接近。

    中國應會在氣候問題上繼續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歐美也會這樣。然而這不全是合作的障礙。與氣候問題的難度比起來,當今世界的很多爭吵顯得相當皮毛。因此氣候談判柳暗花明的意義可能遠遠超越了這個領域:它顯示的是世界解決重大分歧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陜西西安嚴控大氣污染 15家高排放企業搬遷或關停
安徽阜陽制定大氣污染防治藍天行動計劃
京津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將出臺
各地貫徹節能減排工作不遺余力
2016年節能環保任務公布
全球能源互聯網:真正低碳減排
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博鰲:釋放綠色強音 描繪新未來 書寫新愿景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