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再迎晴朗天氣。在海淀稻香湖景區,藍天白云和一池碧水相映成趣,引得游客們紛紛駐足賞景拍照,感受親近碧水藍天的暢快。
大氣污染防治,本市再出重拳。今天,市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健全大氣污染防治體制機制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環保責任要落實到基層,大氣污染防治將納入城市網格監管,今年年底前,本市將建立污染物排污收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確保排污成本不低于治污成本,引導排污單位主動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各區縣劃分環境監管網格
依據意見,全市將健全市、區縣、街道(鄉鎮)三級大氣污染防治監管體系。明年年底前,各區縣政府制定實施本轄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將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各街道(鄉鎮)和有關部門,街道(鄉鎮)要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環保工作。
市環保局總工程師于建華告訴記者,今年9月底前,本市將研究把大氣污染防治等環保工作納入網格化城市管理平臺,將環保職責具體落實到各街道(鄉鎮)和社區(村),建立以基層網格為單元的污染源動態更新與管理機制。各區縣政府要將本轄區劃分為若干環境監管網格,并逐一明確監管責任人,健全分級分類處理和上報反饋制度,2016年年底前各區縣環保網格化管理將完成50%以上,2017年年底前完成75%以上,2018年年底前全面完成。
市環保局督查處副處長梁文玥介紹,雖然本市部分街道(鄉鎮)已有負責環保工作的機構或人員,但基本上是兼職,基層環保職責并沒有完全落地。今后,各個街道(鄉鎮)都要有機構和人員專職負責,根據全市環保政策和法規要求,摸清轄區內的污染源臺賬,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區縣,由區縣環保部門進行執法和進一步處罰。
目前,全國已有21個省份設立街道(鄉鎮)環保機構。
環保課程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意見提出,今年年底前,市教委要將環保課程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市人力社保局將環保課程納入干部教育培訓體系,以不斷提高全民環保意識。
梁文玥表示,目前,市人力社保局已啟動公務員科學素質大講堂,將《環境管理與大氣污染防治》等環保知識講座納入大講堂課程。各單位也要行動起來,進一步加強環保的培訓教育。
意見同時要求要引導公眾轉變生活方式,踐行綠色生活,主動減少污染物排放,促進全民共同治污,從人人參與向人人治理方向發展。此外,全市還要健全環保志愿者服務體系,積極發動各類公益組織廣泛開展環保公益活動,著力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環境文化。
確保排污成本不低于治污成本
于建華表示,全市將完善大氣污染防治公共政策,涉及公共財政政策、環境稅費政策、金融信貸管理政策、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制度、大氣環境容量約束制度5個項目。
據了解,今年年底前,市發改委等部門將建立污染物排污收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保證排污成本不低于治污成本,引導排污單位主動加大污染治理力度。2016年年底前,本市將把企業環境行為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立環境違法“黑名單”制度,列入環境違法“黑名單”的失信企業在政府采購、投融資等方面將被依法限制或禁止。
本市將積極探索實施有利于空氣質量改善的財政支持政策,引導和激勵各區縣政府進一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此外,本市還將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將編制京津冀大氣防治中長期規劃
依據意見,京津冀將繼續深化區域聯防聯控,按照充分考慮地區差異、逐步完善頂層設計、破解共性關鍵問題、統一強化區域聯動的原則,重點完善監測預警、信息共享、聯合宣傳、空氣重污染應急等區域聯防聯控工作機制。
2017年年底前,還將編制實施深化區域大氣污染治理中長期規劃,京津冀共同治理機動車、燃煤、水泥、煉油石化等重點大氣污染源,努力實現區域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和區域協同發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要求,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作為基本方針,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把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作為基本動力,加快推動生產方式綠色化和生活方式綠色化,加快建設美麗中國,使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本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健全大氣污染防治體制機制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意見》,既是落實中央精神的重要舉措,推動國家設計與地方實踐相結合并做好銜接轉化,也是基于本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和艱巨任務做出的戰略部署。
意見共六個方面,提出涉及健全監管體系、落實排污者主體責任、完善公共政策、提高監管執法能力、嚴格督查考核問責、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等共18條措施22項任務,體現了政府主導、企業施治、全民參與、依法促治、嚴防嚴治、區域協同的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