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十三五”擬碳排放強度、總量雙控 煤炭消費高峰或提前到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15/6/18 15:06:14 用手機瀏覽

    “建議加快實施碳排放強度和碳排放總量雙控制度,以強化倒逼經濟和能源的低碳轉型!眹覒獙夂蜃兓瘧鹇匝芯恐行囊巹澆恐魅蝿,在近期的氣候變化與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報告發布會上說。

    此前“十二五”已經有了單位地區生產總值(GDP)能耗和碳排放分別下降16%、17%的要求。劉強認為,在“十三五”時期,國家可以實施煤炭和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并分解到地方。

    煤炭消費峰值提前到來?

    我國已經計劃2030年碳排放達到峰值,以及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指標。

    楊富強認為,“十三五”期間如果實施單位GDP碳排放下降17%的目標,則可以實現國家提出的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指標。

    同時,上述指標也可以與2030年實現中國碳排放峰值的預測一致。在此情況下,中國煤炭消費的峰值,可能會提前到來。

    劉強測算認為,存在三種情況。

    如果實施強控排措施,中國2020年可以實現碳排放峰值,2020年中國單位GDP碳排放可以比2005年下降52%。2030年、205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分別下降75%和95%左右,但此目標實現難度大。

    如果實施高的控排措施,中國2025年左右可以達到碳排放峰值,到2050年回落至2000-2005年水平。這對應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約48%的水平,超額完成哥本哈根減排承諾。

    (40-45%),2030年、205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基礎上下降約70%和90%。此情況需要充分利用技術后發優勢,大力加快工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中國需要盡可能向此路徑靠近。

    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果碳排放總量2030年達到峰值,2050年碳排放量回落至2010年的水平。此時對應2009年中國在哥本哈根大會提出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基礎上,2030年和2050年碳排放在2005年基礎上下降65%和85%。此情況最有可能實現。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中國碳排放峰值可能提前,煤炭消費峰值也會更早到來。這說明能源消費可能進一步變慢。

    “今年上半年煤炭消費總是負的,我們可以做出很樂觀的預判,那就是煤炭消費峰值的提前到來,相應的碳排放的峰值也會更快到來!彼J為,“十三五”期間每年能源消費增加2%左右是可能的。因為2014年速度也只有2%左右。

    差異化控煤目標

    “十三五”期間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并分解的可能性加大。

    一位專家指出,國家設定了2030年碳排放峰值的要求,那么2020年作為“十三五”最后一年,設置碳排放總量是很有必要的,由于煤炭是碳排放的最大貢獻者,相應煤炭將在“十三五”實施總量控制,并分解到各地。

    此前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紛紛制定了到2017年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另外,重慶、湖南、福建、甘肅也提出了相對量削減目標。

    上海、江蘇、浙江在大氣污染防治計劃中,也提出了2017年煤炭消費峰值的目標,陜西提出了2020年實現煤炭消費總量零增長的目標。另外,廣東、山西也提出了“十二五”新增電煤控制的目標。

    不過由于各地發展水平不一樣,碳排放和煤炭控制路徑應該有區別。

    劉強認為,應該分地區設置“十三五”煤炭消費控制目標。

    比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設定2020年比2015年煤炭削減量目標。遼寧中部、山東、武漢和周邊、長株潭、成渝、海峽西岸、山西中北部、陜西關中、寧夏、烏魯木齊城市群,需要在2025年或2030年達到峰值。云南、廣西、貴州、寧夏、東北等欠發達地區,實施煤炭增量控制,在2030年-2040年達到峰值。

    “東部地區要率先實現減排,同時給西部地區留出一定的排放空間,同時東部地區可以對西部地區實行一些碳補償,從經濟上降低減排成本!眲娬f。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我國碳強度下降目標提前3年完成
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
新模型精準預測土壤“碳排放”
四川省率先完成新一輪企業碳排放報告、核查與監測計劃
加快出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
國內首個碳排放檢測研究實驗平臺完成調試
2016年山東“工業綠動力”碳減排1900萬噸
香港特區政府將舉措降低排碳強度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