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6月15日舉行的全國低碳日江蘇蘇州主題活動上獲悉,近年來蘇州市已關停化工企業1330家,約1000家“高耗能”企業納入能源審計。按照相關規劃,蘇州市力爭2017年實現人均碳排放達到“拐點”。
昨天活動的主題是“建設低碳城市,共享藍天白云”,這既是對綠色低碳發展的倡議與引導,也是對加快低碳城市建設的宣傳和動員。蘇州作為全國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在低碳發展領域開展了諸多創新與探索:在低碳產業領域,開發利用了一批低碳技術,建設了一批具有引領作用的低碳循環項目;在低碳交通領域,軌道交通、有軌電車相繼投入使用,并構建了公共自行車網絡;在低碳建筑領域,綠色公共建筑和住宅比例逐年增加。同時蘇州市還成立了循環低碳發展專項資金,逐步建立起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制度,并開展碳排放報告核查。
近幾年,蘇州市累計投資250億元,實施節能技改1380個,實現節能712萬噸/年;淘汰水泥396萬噸、印染41264萬米,涉及關停企業82家,關;て髽I1330家;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企業能源審計范圍擴大到3000噸以上,約1000家企業納入審計;規劃建設2個各2500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配站,供氣量將達60億立方米;光伏建筑應用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風力發電實現風電裝機容量9.9萬千瓦;新增純電動車50輛,公共自行車租賃點達1150個,公共自行車2.65萬輛。
按照相關規劃,蘇州市到2020年力爭實現五大領域溫室氣體排放較2010年減少超1億噸,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超50%,實現人均碳排放2017年達到“拐點”。蘇州副市長徐美健出席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