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化解“三期疊加”矛盾,推動經濟良性發展,“轉型升級”成為時代發展主題,傳統行業如是,節能服務產業發展亦如是。
在此期間,不少節能服務公司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子:比如此前同方泰德與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就是打包式的開展節能改造項目,去年則依托自身優勢進行了戰略調整,目前他們已從單一的建筑節能成功轉型,邁向城市綜合節能服務;上海普天則結合自身優勢,融節能改造、新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等于一體,服務于我國的新型城鎮建設;世紀微熵則縱向“切割”市場,與酒店集團不斷達成新的合作。
上述創新發展模式,令人眼花繚亂,雖然創新轉型是一樣的,但其各自依托的是各自的優勢,換言之,他們未忘卻驅動自身發展的源動力,沒有忘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種轉型升級是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的,是謀定而后動的舉措。
轉型升級為上述節能服務公司帶來了新一輪的經濟增長,也使得中小節能服務公司躍躍欲試,有些甚至在考慮,是不是可以把上述的一些成功經驗照搬過來為我所用。針對此一情況,拋開許多問題不談,僅一點就需要有個清醒的認知,我們自身的優勢在哪里?是資金、技術還是市場。
轉型升級固然是件好事兒,但這種轉型并非是要“變臉”,各個節能服務公司還要根據自身優勢,扎實研判大勢,因為再怎么轉型也不能忘“本”,否則很可能事與愿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