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華指出,重化工行業對資源環境依賴和影響較大,需要政府加強引導,做好環境質量、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總量控制,嚴格準入標準和監管,促進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友好。在空間布局方面,要綜合考慮資源能源、環境容量、市場空間等因素,合理制定和實施重點行業布局規劃。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國工程院開展研究的《工業行業空間布局與區域協調發展研究——重化工業與環境協調發展》課題(以下簡稱《課題》)日前結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利華在《課題》結題會上表示,《課題》綜合分析了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與產業發展水平和需求之間的協調程度,提出了引導工業行業合理布局的建議,對做好實際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優化工業空間布局
優化工業行業空間布局與區域協調發展,是“十二五”期間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課題》形成了一系列報告和資料,包括總報告一份,專業報告五份,每份報告包括主報告和模型測算定量分析報告、實地調研報告。
《課題》對鋼鐵、有色、建材、石化、煤化工等重化工行業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建議,有助于進一步優化重點產業布局。同時,要積極推進循環生產方式,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促進企業、園區、行業間鏈接共生、原料互供、資源共享,推進產業耦合,實現近零排放。
提出七大措施和建議
《課題》報告提出了重化工業行業空間布局與區域協調發展的七大措施和建議。
一是將優化重化工業行業空間布局融入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從區域發展角度看,目標區域的發展應在落實國家戰略總體布局中,借助新戰略機遇,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從產業發展角度看,在國際間、區域間做好產業市場化導向的綠色轉移與承接,將化解產能過剩與產業轉型升級在國家區域政策戰略中得以有效實施。二是以市場化手段為主綜合治理產能過剩。對于鋼鐵、水泥等結構調整任務較重的傳統行業,以新建先進產能項目等(減)量置換的方式加快調整。三是注重頂層設計,做好規劃,突出重點,引導產業合理布局。四是依法治理、嚴格監管重化工行業,促進和倒逼重化工業行業轉型升級,空間布局優化調整。
五是貫徹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理念,促進重化工業行業協同發展。在區域規劃中做到工業行業協同規劃、同期建設,以及基礎設施、三廢治理環保設施等共同投資、共同使用、共擔成本、共享收益。六是重化工行業發展須關注三點重要問題,即加快培育戰略新興產業,扶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穩妥有效開展重化工業搬遷,堅決避免簡單搬遷造成污染的異地轉移與二次污染;促進煤炭高效清潔利用。七是財稅政策扶持,實現引導和規范市場行為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