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環境規劃院5月22日組織召開“十三五”大氣污染減排基本思路與技術路線研討會,梳理分析當前大氣污染減排形勢和存在的問題,研究探討“十三五”期間大氣污染減排指標目標、控制思路、技術路線、途徑模式、技術方法以及如何與環境質量改善緊密銜接等。
與會專家深入分析了我國大氣污染的主要特征、污染貢獻及地區差異,總結自“十一五”以來總量控制制度實施的經驗及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會議分析了國際社會污染減排主要經驗和成功做法,基于我國環境管理基礎探討總量減排與質量改善銜接的主要切入點和關鍵點,探討“十三五”污染減排指標目標體系、總量控制范圍、總量控制模式、考核方式以及配套保障政策等。
與會專家一致表示,總量控制是實現環境質量改善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期間應繼續加強總量控制力度,為環境質量改善保駕護航。
考慮到區域發展的不均衡性,為確保減排任務能落到實處,與會專家探討了不同區域、不同尺度總量減排任務分解落實方法,包括國家與省級、省級與市縣級如何將總量減排任務層層分解,總量減排指標分解如何與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有機銜接等。
此外,與會專家還探討了電力、鋼鐵等重點行業污染減排技術路線,研究了“十三五”期間各項污染物減排的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針對不同行業、領域提出減排的主要任務和重點措施,分析減排潛力空間,探討政策需求及保障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