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際資訊 >> 正文
印度能源市場商機大 中國民企進入優勢多
來源:中國能源網 時間:2015-5-26 14:23:15 用手機瀏覽

  近日,在印度總理莫迪首次訪華期間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和印度駐華大使館合作舉辦的“中國-印度經貿論壇”上,中印企業簽署了20多項合作協議,總金額高達220億美元,合作內容涉及能源、貿易、金融與工業園區等領域。

  這些合作項目不僅給印度帶來了巨大的市場,也給中國的企業帶來難能可貴的機會。尤其是能源合作項目,更是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好契機。

  政策:印度開門迎客

  為契合“一帶一路”戰略,未來5年,中國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主要是通過輸出資本和技術,推動亞洲各國之間的產業分工和市場聯通,促進亞洲地區的互聯互通。在我國商務部發布的對外投資指南中,明確列出了要轉移出去的產業,包括通訊、鐵路、電站、核能、光伏、民航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裝備制造業,輕工、紡織、服裝、家電、汽車、船舶等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以及化工、冶金、建材等重化工業或其中的部分加工制造環節。印度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市場,而國內制造業比重不足17%的發展中國家,本應該成為中國產業轉移的首選目的地。

  實際上,這本身也同時與印度改善基礎設施、發展“印度制造”的規劃形成了對接。而且此番莫迪訪華,他的手里已經握有一張好牌,那就是印度經濟重新回到了高增長的軌道上,甚至增速超過了中國。但中國企業家對印度的關注度依然不夠。雖然在去年的聲明中,中國同意在印度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各建一個工業園,并在未來的5年里向印度制造業和基礎設施項目投資200億美元,但從2015年2月獲得的印度外資數據上看,來自中國的投資并沒有顯著增加。

  中國在印度的投資總額僅為8.87億美元,占印度吸引外資的比重只有0.36%。問題可能還是在于中國企業家對印度市場了解不夠、信心不足。對于前者,可以通過更多的推介會來增進雙方的了解,但對于后者,則還需要印度輔以更開放、更自由的經濟政策,而這正是莫迪本屆政府面臨的巨大挑戰。

  莫迪上臺后計劃要在5年任期內讓全國家家戶戶都“至少亮起一盞燈”,面對印度缺電人口超過3億、高峰缺電量占總裝機13%的事實,這一任務就顯得格外艱巨。另一方面,面對來自國際的減排壓力和國內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加快開發清潔能源已經不再是解決印度能源短缺的一個替代性選擇,而是成為解決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鑒于我國已表示愿參與印度核電項目,雙方在此領域應有所作為。

  行業:借東風能源走出去

  中國能源行業正在借“一帶一路”的東風加快“走出去”步伐。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世界水電大會上表示,中國已經與80多個國家建立了水電規劃、建設和投資的長期合作關系。中國水電在擴大國內市場份額的同時也在積極走向國際市場。劉琦表示,中國水電已形成包括規劃、設計、施工、裝備制造、輸變電等在內的全產業鏈整合能力。

  在太陽能光伏行業,我國產品已占據世界市場半壁江山,在印度也一度占到當地市場的60%。作為具有優勢產能的行業,中國光伏企業頻頻在國際市場上遭遇反傾銷調查,同時國內的生產成本也急劇上升,而在印度已經建立起的經濟特區中,專門就有一類是非傳統能源產業區。

  為鼓勵中國光伏企業積極入駐產業園,中印政府還可更進一步,設立專門的以新能源領域為主題的高層工業園區,印度政府給予優先支持政策,提供土地等配套條件,在工業園區內消除對中國企業的歧視性待遇;中國政府以境外經貿合作區模式給予支持。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姜增偉表示,隨著我國新一輪“走出去”浪潮迭起,中國企業要想“走得快”、“走得穩”,除了借助國家政策之力,還要自身總結經驗,練好內功。同時,金融機構也要加快“走出去”,既要有全局觀,又要有先手棋。企業:中印合作民企更有優勢

  “中印經貿合作帶給中國民營企業巨大發展機遇!甭摵夏茉醇瘓F副總經理宋宇在接受中華工商時報記者采訪的時候反復地強調了這一點。

  印度政府對加大能源和電力建設投資非常重視,設立專門管理部門推進,并制訂了相關優惠政策,特別是對新能源和再生能源項目的補貼政策。目前印度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中,風能發電已占60%以上,太陽能發電約占8%左右,根據印度政府提出的綠色能源走廊規劃,到2017年僅風能發電總投資即可達400億美元。因此印度能源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之所以說中印經貿合作中民企更具有優勢是因為一些政治因素,印度政壇和商界對中國企業進入印度市場過度警惕。特別是對于中國的國有企業更是如此,因為他們認為這些企業具有深厚的中國政府背景。而相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就要放心得多!彼斡罱榻B說,中外合作項目中棄國企選民企的例子不少,聯合能源集團在巴基斯坦收購英國石油公司的油氣資產就曾遇到這種情況。當時中石油、中石化都曾有意接手,但是英國政府以政治審查為由拒絕中國國有企業接手,而聯合能源以民營企業身份獲得通過。

  考慮到印度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其政治制度設計和法律法規以及政府運作基本延續了英國模式,前幾年已有中國國有企業在印度投資被當地政府和輿論界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大肆指責的案例發生,可見民營企業在海外拓展中,在這一點上還是有顯著優勢的。

  宋宇在采訪中表示,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東方集團攜手聯合能源集團提出了“民營企業當先鋒,國有大型企業作后盾”的聯合出海模式,“把民營企業機制靈活和市場適應能力強的優勢與國有企業資本、技術、人才優勢緊密結合,通過優勢互補形成合力。這一模式已在巴基斯坦油氣開發和風電項目的拓展上取得了成功!

  為進一步拓展與巴基斯坦及包括印度在內的南亞各國能源領域合作,聯合能源成立了新能源公司,業務以風能項目為主,同時開發太陽能業務。

  目前,電力供應緊張和交通設施落后已成為制約印度經濟發展的瓶頸,因此這兩個領域最有可能成為中國企業進軍印度市場的突破口。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場胃納量巨大,發展潛力無可估量,為中國企業提供了無限商機和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在中國政府的積極支持下,民營企業應該成為進入印度市場的先鋒。

  但是在民企“走出去”的過程中,仍然需要政策的不斷支持。根據宋宇的分析,印度市場的開放度并不高,許多領域還存在限制壁壘,這需要政府間協商,以推動中國企業獲準進入。

  “中國民營企業在‘走出去’的國際拓展中,得到了中國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但是與國有企業相比,支持的力度還不夠大。特別是在政府協議指導下的項目協調方面,考慮國有企業較多,而考慮民營企業較少。在推動民營企業的海外拓展中,注重與國外中小企業合作較多,而推動與國外大型企業合作較少!辫b于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現狀,宋宇建議國家政府部門有計劃地重點扶持幾家乃至幾十家大型民營企業,在不同領域,打造具有世界500強規模和實力的民營企業集團。民營企業的壯大和大型跨國民營企業集團群的出現才是中國經濟真正崛起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多省上報“一帶一路”對接方案 能源等成熱點
中國裝備破題“大而不強” 國際產能合作倒逼工業升級
能源局:將加強“一帶一路”重點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一帶一路”背景下 環保產業該如何走出去?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中歐正推動雙邊關系更上層樓
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產能合作簽約28項目 投資超230億美
光伏企業積極布局海外產能擴張 舊格局悄然改變
中國光伏行業產能過剩壓力緩解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