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監會今天發布2014年年報顯示,我國銀行業在化解產能過剩、發展綠色信貸上成績顯著。截至2014年底,2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6.0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5.67%,占其各項貸款的9.33%。
據銀監會測算,綠色信貸所支持的項目預計年節約標準煤1.67億噸,節水9.34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當量4.00億噸,二氧化硫587.65萬噸,化學需氧量341.30萬噸,氮氧化物160.09萬噸,氨氮34.08萬噸。
“發展綠色信貸的目的在于,鼓勵信貸資源向節能重點工程、技術改造項目傾斜,幫助企業升級技術,以最終實現產業結構調整。”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說。作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配套措施,銀監會還將繼續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授信額度、利率定價、抵押擔保方式等方面予以傾斜。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22125.8億元,較年初增加667.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不斷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我國銀行業信用風險持續上升,資產質量承壓。年報顯示,截至2014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1.43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574億元,不良貸款率1.60%,比年初上升0.11個百分點。
銀監會表示,將增強風控的前瞻性和敏感性,增強銀行業消化吸收風險的能力。在防范化解客戶信用風險方面,銀監會表示,將分類管控,完善差別化授信,避免“一刀切”抽貸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在防范化解押品價值波動風險方面,今年將繼續進行動態壓力測試并制定應急預案,加強押品管理和集中度管理;在防范化解流動性風險方面,銀監會表示將建立區域內中小商業銀行流動性互助基金,強化大型商業銀行和中小商業銀行之間的資金協作,構建同業互助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