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座談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出席會議強調,要深入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建設,努力推動綠色轉型和發展,爭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引領者、踐行者。
陳吉寧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要求,為進一步做好環保工作指明了方向。前不久,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以下稱《意見》),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意見》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責任、狠抓落實。一是準確把握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辯證關系,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樹立正確發展思路,保持清醒和定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綠水青山帶來金山銀山。二是深入理解生態環境就是民生福祉的深刻內涵,用硬措施應對硬挑戰,每年都抓出一批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能受益的治理成果,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污染可以治理、環境可以變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新期待。三是全面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轉變發展觀念,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推動形成節約環保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四是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來謀劃推進各項工作,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著力破解環境約束難題,加快補上環保短板,把建設美麗中國一步步變成現實。
陳吉寧指出,生態省建設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2000年,國務院印發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提出生態省建設,環境保護部大力推動,各地積極響應。到目前為止,全國有福建、浙江、遼寧、天津、海南、吉林、黑龍江、山東、安徽、江蘇、河北、廣西、四川、山西、河南、湖北等16個省正在開展生態省建設,超過1000多個市、縣、區在推進生態省建設的細胞工程,大力開展生態市縣建設。92個地區取得了生態市縣的階段性成果,獲得了命名,建成了4596個生態鄉鎮,涌現了一批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先進典型。生態省建設強調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使環境質量改善與經濟發展相促進;強調以經濟發展的綠色化為統領,狠抓轉型升級、大力淘汰落后產能、發展環保產業、開展產品生態化設計、加強清潔生產、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的融合。生態省建設強調維護生態安全格局,完善了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推動城鄉環境公共服務均等化,為全方位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的模式。
陳吉寧要求,要抓住《意見》實施的新契機,拓展新思路、探索新途徑、構建新模式,繼續深化生態省建設戰略,以市、縣為重點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的細胞工程,結合地方實際把《意見》提出的任務和要求落到實處,努力打造生態省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升級版。一是要進一步深化生態省戰略。認真做好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的統籌協調和規劃,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并實施嚴格管控,推進重要生態系統休養生息。著力推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綠色化。努力把《意見》提出的綠色化落到實處,積極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緊緊扭住環境質量改善這個核心,按照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市場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做好管理體系的宏觀設計、不斷提升工作質量和管理效能。二是以市縣為重點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提檔升級。以市縣為單元繼續抓好細胞工程,更加突出綠色發展、綠色生活和環境質量改善、環境風險管控,探索建立一批綠色發展的示范模式。扎實推動市縣的鄉鎮環保隊伍能力建設,努力與形勢和任務相適應。特別是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范地區的環保部門要以“三嚴三實”為準則,做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和助手,把環境保護主陣地和根本措施的功能定位落實好,推動形成目標清晰、責任明確、考核保障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民參與和宣傳推廣。及時總結推廣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的做法、成效和經驗,營造良好的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氛圍和條件。健全公眾參與機制,引導和支持公眾自覺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活動。認真辦好“中國生態文明獎”,共同推選出一批在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探索、宣傳教育、理論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績和集體和個人,為全社會樹立典型和榜樣。
會議由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主持。浙江省、江蘇省、福建省、四川省、湖北省和吉林省人民政府負責同志,以及四川省成都市、福建省福州市、浙江省湖州市和江蘇省張家港市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并結合本地生態文明建設作了發言。福建、浙江、遼寧、天津、吉林、黑龍江、山東、安徽、江蘇、河北、廣西、四川、山西、河南、湖北等15個開展生態省建設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主要負責同志,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了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