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務實推進中韓兩國工業節能服務及相關產業合作交流,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與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于2014年10月舉行的“首次中韓產業合作部級對話”的會談成果,由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韓國能源管理公團聯合主辦的2015中韓工業節能服務產業合作交流會日前在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云虎出席會議并致辭。他指出,中韓兩國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產業國家,盡管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但在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等方面,都在進行著積極的探索。
中韓節能服務產業發展良好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工業用能規模持續擴大,節能減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世界各國都在為提升能效、擴大可回收能源的使用做著各種努力,企業也在通過能效的改善努力實現節省成本、提高產能。
近年來,為了推動經濟轉型和工業綠色發展,緩解能源消耗和環境治理的壓力,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節能服務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國內從事節能服務業務的企業達到5125家,從業人員56.2萬人,總產值2650.4億元。
從政府層面看,“十一五”以來,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加快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對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為加快推進合同能源管理,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同年6月國家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進行專項資金扶持,對節能服務公司實行備案、所得稅優惠等政策;為加大對節能服務產業的金融支持,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先后印發了《關于改進和加強節能環保領域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做好支持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金融服務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指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節能企業和項目的信貸支持,為節能服務公司提供“綠色信貸”服務;在工業領域,2014年以來工信部已經發布推薦了117家工業和通信業節能服務公司名單。
從行業角度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總體健康。一是綜合服務能力逐步增強,節能服務公司的數量由少到多,規模由小到大,技術創新和專業化水平明顯提高。二是節能服務領域重點突出,主要是在工業領域和冶金、建材、石化、電力等高耗能行業,對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和節能量的貢獻達到70%。三是商務模式和融資模式不斷創新,節能服務項目的贏利模式和合作方式出現新的變化,融資方式除傳統的銀行間接融資外,直接上市、風險投資、租賃業務等加速進入節能服務市場。四是市場細分和行業品牌逐步形成,許多節能服務公司依托技術、資本等優勢,專注于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改造、水循環系統優化等,走專業化、個性化發展之路,在行業中確立地位。
而韓國,在推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方面積累了許多好的理念和做法,2010年韓國政府推出《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方案》,并專門設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政策資金,用于支持企業開展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建立專項基金用于擴大對節能服務產業的投資,使節能服務公司的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對兩國未來產業合作提四點建議
近年來,中韓兩國企業在節能服務及相關產業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入。不少韓國公司積極在中國尋求合作、拓展市場,組織實施了許多成功的項目,如韓國LG公司與秦皇島宏岳塑膠集團合作,開展地暖管材生產及建筑節能服務等。另外,也有許多中國企業同韓國公司開展技術合作,拓展了國際市場,如山西泫氏鑄管有限公司采用韓國離心成型節能技術生產鑄管。
高云虎指出,中韓兩國在節能領域的合作有著良好的基礎。面向未來,中韓工業節能服務產業合作發展的困難與機遇并存。加強中韓工業節能服務產業的合作交流,符合兩國節能服務公司發展的需求,符合兩國高新產業發展的方向,符合綠色低碳發展的潮流,既有合作的基礎和條件,更有良好的合作前景。
一方面,兩國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仍然有著巨大的空間和潛力,服務公司的數量、規模、結構等有待優化,企業的綜合服務能力有待增強,中韓節能服務市場和節能服務公司具有較大的互補性,雙方都有彼此交流、共同發展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雙方的節能服務市場都有巨大潛力。以中國為例,盡管2014年中國萬元GDP能耗下降了4.8%,但是能源利用效率水平仍然不高,節能潛在效益十分可觀。中國工業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將為中韓兩國節能服務公司共同開展技術創新和全方位合作,提供廣闊的舞臺。
對此,高云虎對中韓兩國未來節能服務產業的合作交流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堅持誠信為本。兩國企業遵循市場法則,堅守商業信用,尊重知識產權,增強合作互信。隨著社會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必將為兩國合作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
二是把握產業方向。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必須與現代工業發展的步伐相一致,著眼于先進制造業發展方向,不斷追求創新與進步。
三是豐富合作內容。節能服務產業是新興產業,涵蓋了許多方面的內容,需要人才、技術、資本、管理和商業模式等各要素的配置。兩國節能服務公司要加深了解,開拓視野,不斷探索和拓展合作的領域,開展全面、多元、靈活、有效的合作。
四是建立長效機制。中韓節能服務產業合作具有一定的基礎,但也存在一定的障礙。兩國應建立起互動、持久的機制。
此外,韓國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李鎬俊在會上表示,只要中韓兩國的政府和企業持續分享信息和經驗、堅持合作、共同推進節能工作,將會為中韓兩國帶來新的發展和雙贏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