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要求,結合 “氣十條”、“水十條”的推進落實,針對長春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的現狀,長春市環保局主動尋求有利政策和機制,依托“五大支撐”積極扶持節能環保產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堅持政府引導,完善環保產業管理機制。積極清理和廢除限制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壁壘。支持國家授權的環保產品參與本地市場競爭;支持具有資質認定的工程承包、設計及其它環保技術服務機構,依法開展環保服務,建立有利于公平競爭的環保產品準入機制,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環保產品市場。
二是立足能源結構調整,引導環保產業技術研發。圍繞落實國務院“氣十條”和“水十條”,引導和鼓勵節能環保產業,抓住劃定禁燃區、淘汰燃煤小鍋爐、地表水系整治等有利契機,積極參與研發清潔能源替代、廢水綜合利用等新技術、新產品,助力節能降耗、治污減排。設立專項補助資金,支持企業清潔生產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2014年支持清潔生產專項資金144萬元。
三是加快科技轉化,推進環保技術升級。以國家“水專項”為依托,創建一批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為環保產業創新提供科技示范效應。鼓勵環保企業和環?蒲性核⒋髮W院校合作運營,將科研成果轉化環保成果。積極參與環保科技國際合作交流,與發達國家會員城市就污染對策、治理目標及治理技術等廣泛交流,使我市環保產業研發的融雪劑等產品走出國門。
四是打造園區平臺,培育環保技術核心企業。長春市在創建經開區、汽開區兩個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堅持發展環保產業與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緊密結合,加快培育一批核心技術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骨干環保企業進入園區,促進環保治理技術裝備的成套化、系統化、標準化、國產化。
五是摸清產業信息,規范環保產業行業發展。長春市完成了192戶環保及相關產業單位調查,建立了長春市環境保護產業數據庫。組織環保企業加入吉林省環保產業協會,目前已發展會員單位20余家,形成了地域環保產業聯盟。連續三年舉辦長春國際節能環保展覽會,構建環保產業的政策、市場、技術、產品、人才、融資等信息交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