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推動生產生活的綠色轉型 建設美麗中國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2015/5/7 14:34:51 用手機瀏覽

  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深刻變革。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首次提出“綠色化”概念,并將其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并列。從“新四化”到“新五化”,這是一次重大的理論創新,賦予了生態文明建設新的內涵,也明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實踐路徑。

  現代化的進程,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文明的轉型。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轉型,從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今天的中國,無論是著眼新老環境問題交織的挑戰,還是瞄準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都必須加快生產生活的綠色轉型,讓“綠色化”與“新四化”協同推進,從根本上緩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加快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綠色化”包括生產方式的綠色化,要求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大幅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也包括生活方式的綠色化,要求提高全民生態文明意識,培育綠色生活方式,推動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堅決抵制和反對各種形式的奢侈浪費、不合理消費。“綠色化”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具體化和明確化,也是政府、企業和公眾的共同責任。

  推動生產生活的綠色轉型,觀念的轉變是前提,利益的取舍是關鍵。體現在實踐中,就是要克服把保護生態與發展生產力對立起來的傳統思維,下大決心、花大氣力改變不合理的產業結構、資源利用方式、能源結構、空間布局、生活方式,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而是探索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共贏的新路,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當然,生態環境矛盾有一個歷史積累過程,不是一天變壞的,實現生產生活的綠色轉型,也必須久久為功。在這一進程中,既需要中央的頂層設計,更需要基層的躬身踐行;既需要政府部門的倡導垂范,也離不開企業、個人的多方參與;既需要價值層面的引導動員,也需要制度體系的規范約束。只有思想上與時俱進、行動上干在實處,讓“綠色化”實現“常態化”,才能保持經濟系統的“綠色增長”,提高社會系統的“綠色福利”,擴大生態系統的“綠色財富”,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

  有人說,21世紀中國的現代化將是一個嶄新的綠色現代化。用“綠色化”來推動生產、裝點生活,把綠色發展轉化為新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新優勢,中國乃至世界的未來,必將因此而更加生機勃勃、春意盎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海南將示范建設綠色低碳海島獨立能源系統
西寧生物園區向綠色低碳循環進軍
“國際青少年綠色低碳實踐交流營”在廣州開幕
2016中華環保世紀行聚焦綠色發展
解振華:中國低碳行業30萬億市場未開發
解振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三大因素制約建筑節能發展 綠色建筑發展“順天應人”
北京建設綠色低碳循環園區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