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是福建省唯一入選全國第二批10個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的城市,2014年是福建南平市成為全國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的第一年,首年任務能否完成,順利通過國家的年度考核直接關系著今后2年的目標能否順利實現。29日,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2014年,南平市節能指標和減排指標均超額完成財政部批復確定的年度節能目標,提前一年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
據數據顯示,節能指標方面,2014年,南平能源消耗總量為920.46萬噸標準煤,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為0.833噸標準煤,與2013年相比下降6.89%,與2010年比下降19.80%;減排指標方面,2014年,全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為6.22萬噸、0.71萬噸、2.1萬噸、1.52萬噸,與2013年相比分別下降8.4%、4.1%、6.5%、5.4%,與2010年相比,分別下降18.51%、15.14%、13.73%、7.55%。
枯燥的數字背后,閩北大地正悄然的發生著變化,山更綠、天更藍、水更清。
國家要求各示范城市在三年示范期內必須如期完成各項節能減排目標,即到2015年須超額完成“十二五”預定節能減排目標20%左右,或提前到2014年完成“十二五”預定節能減排目標,在此基礎上,2016年須超額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年均目標。在主要任務方面,包括六個方面“六化”內容,即產業低碳化、交通清潔化、建筑綠色化、服務業集約化、主要污染物減量化和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規;
福建南平生態優勢突出,圍繞創建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目標,如何更加有效地保護好青山綠水,造福子孫萬代,是市委、市政府肩負的歷史責任。如何在發展與保護上雙雙“率先”?節能減排無疑成為“急先鋒”。
2013年,南平市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10個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以來,南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南平市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圍繞“六化”要求,按照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實施閩江上游南平段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補償示范項目、傳統產業轉型與綠色低碳發展示范項目、竹林生態保護和綠色開發示范項目、武夷新區綠色發展示范區示范項目、武夷山“雙世遺”保護項目等五大典型示范項目。
南平市在《實施方案》中篩選了244個節能減排示范項目,總投資566.98億元,擬申請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達91.48億元。提出的主要目標是到2016年,我市萬元GDP能耗、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比2010年下降29.4%、16.7%、18.5%、17%、9.3%。
節能減排各項目標任務的制定,顯示的是對環境保護的勇氣和決心,而建立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需要靠制度的創新和保障。事實上,圍繞節能減排,南平市除了依托自身的基礎和優勢,還在組織、政策、項目、資金、監督、機制和宣傳七大方面積極作為,為實現首年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2014年,南平市確定“六化”示范項目199個,計劃投資187.51億元,全年實際完成投資203.57億元,完成《實施方案》總投資目標的35.9%,其中:地方配套完成46.2億元,完成《實施方案》預定總目標的33.57%;累計帶動社會投資157.34億元,完成《實施方案》中預定總目標的46.57%。精心組織實施第一批18個總投資102億元的節能減排典型示范項目,編制項目實施綱要,確定44個項目作為本年度典型示范項目具體子項目,安排年度計劃投資26.05億元,綜合獎勵資金2.92億元,完成55個工業減排項目、150個畜禽養殖治理項目、25個閩江流域重點整治項目治理任務,全年累計完成投資29.842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4.55%。在典型示范項目帶動下,2014年南平市全面超額完成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批復的節能減排年度目標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