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資源節約的明顯成效應從何處著手?
來源:大連日報 時間:2015/4/28 14:47:35 用手機瀏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節約資源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并提出了“必須取得明顯成效”的明確要求。要實現這一目標,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面對巨大的資源約束壓力,我國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潛力最大、最為可行、最容易見到成效的是加強資源節約。沿著循環經濟的軌道破解資源約束,從生產、消費、完善政策法規、采用綠色GDP核算辦法等幾個方面同時著手資源節約工作,是我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

  在生產領域中,要通過立法定期公布強制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產品及技術路線,逐步使落后的生產技術向新工藝轉化,進行技術升級和換代,從而在保持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的同時,減少資源消耗。技術革新與進步是節約資源的關鍵支撐條件。因此,要重點推進環境友好型共用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把上游的廢料作為下游的原料,不斷延長生產鏈條。應該看到,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關于“資源開發與節約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指引下,通過結構調整、加強管理和深化改革等途徑,我國資源利用率有所提高,已經取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2004年,我國每萬元GDP能耗比1990年下降45%,水耗比1990年下降72%。1991年至2004年的14年間,累計節約和少用能源約7億噸標準煤,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050萬噸。但是,這與黨中央提出的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戰略目標相比還差得很遠,在生產領域中降低資源消耗,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費模式,是緩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壓力的迫切要求。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存在著許多嚴重浪費資源和財富的不良消費方式,如低效率消費、跟風式消費、攀比式消費、炫耀式消費等。這類不健康、不文明的消費,不僅空耗社會財富,而且浪費發展資源,污染生態環境,阻礙發展步伐,削弱發展后勁。因此,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費模式,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健全循環經濟法律法規體系是實現資源節約的關鍵。要在已經出臺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的基礎上,盡快研究制定循環經濟促進法、資源循環利用法、循環經濟企業投融資法、可持續消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建立循環經濟激勵政策體系,鼓勵消費者實行綠色消費,鼓勵企業循環利用資源,鼓勵民間投資向生態環境領域投入,興辦循環利用資源和資源再生產業。要用稅收政策鼓勵資源節約,如提高大排氣量轎車的消費稅稅率,對以清潔能源為動力、符合節能技術標準的車輛,可按適當的比例給予減征車輛購置稅的優惠;對消耗不可再生資源或產生環境污染的生產廠家,要設立一些新的稅種,如資源消耗稅、環境污染稅等。同時,要充分利用約束資源消耗的價格機制,謀求節約資源的技術進步,用最少的資源消耗實現理想的經濟增長與發展。

  采用綠色GDP核算辦法,從源頭上堵住資源浪費的渠道是當務之急。當GDP增長成為各級黨政干部的政績考核中的主要指標時,實現GDP的高增長率就成為行政力量決定資源配置時的內在動力,各地GDP的攀比則成為決定資源配置的外在壓力。而片面追求GDP增長,是以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透支”為代價的,它不能反映經濟增長導致的生態惡化和資源破壞的環境代價。如果把環境成本減掉,許多地方的“經濟增長”其實是負增長,領導的“政績”也許是功不抵過。在這樣的背景下,實行綠色GDP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更為突出,是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全新發展思路的最佳切入點。把資源成本和環境成本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從根本上改變黨政官員的政績觀,推動粗放型增長模式向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的集約型模式轉變,才能真正把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到經濟建設的各個層面、各個領域。實行綠色GDP,就是要對國民經濟進行雙重核算:既進行投入與產出核算,又進行環境與資源核算,將隱蔽著的環境成本通過盈虧平衡表現出來,把對社會生產力的核算和自然生產力的核算結合起來。綠色GDP的增長,我們才能既得到金山銀山,又得到碧水藍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2018中國能效論壇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行
資源循環利用新技術裝備產品供需對接會成功舉辦
天津:造一流人工智能控制節能項目
國家節能中心組織開展“春季調研”系列活動
上海市節能監察中心完成“陶瓷金鹵燈在中國國際酒飲中
北京節能環保中心完成“整體化LED節能照明方案在醫院的
通知丨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關于征集2018年節能低碳
2017-2018節能服務產業年度峰會在京隆重召開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