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達2030年碳排放達峰目標 經濟增速5%為上限
來源:中國能源網 時間:2015/4/27 14:52:31 用手機瀏覽

  近日,清華大學發布的《中國低碳發展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提出了如下觀點:"實現2030年碳排放達峰目標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經濟增速不超過5%。對全國而言,履行氣候承諾可能制約經濟增速,但并不制約經濟增長。對于不同地區和省份,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情況可能大不相同。"

  這一提法世界范圍內有所借鑒。縱觀世界各國經濟增長與碳排放關系的歷史變遷,一般情況是,隨著經濟增長,能源強度會經歷一個先升后降的過程,最終一國的能源強度及能源碳密度下降率之和一般不超過5%。雖然這并非不可改變的物理定律,但得重視這個經驗數值。鑒于我國政府承諾2030年碳排放目標的嚴肅性,可以認為,政府在作這項決策時,對于2015年后經濟增長的預期不會超過5%。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里的碳排放是指一個國家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在工業化時代,化石能源是經濟活動的基礎,化石能燃燒也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一般來說,一個經濟體的碳排放量與其經濟產出水平之間呈正相關。因此,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通常也是人均碳排放最高的國家。改革開放之初的1980年,中國人均能耗為0.63噸標煤,折合碳排放1.47噸。到了2012年,人均能耗上升為2.52噸標準煤,折合二氧化碳排放5.52噸。32年間翻了兩番以上,年均增長率分別為4.42%和4.22%。與此同時,國內生產總值提高了近20倍,年均增長約10%。顯然,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是與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增長密不可分的。由此看來,2030年左右碳排放達到峰值,碳排放不再增加,甚至有所下降,意味著經濟增速必須隨之下降。但影響如何?

  樂觀人士可以舉出許多實例,譬如近年來西歐、北歐許多國家碳排放顯著下降,但經濟仍在增長,盡管相當緩慢。最近十年間,美國也出現GDP增長同時碳排放下降情況?梢娞寂欧排c經濟增長之間并不存在絕對的相關關系。

  經濟增長與碳排放之間的關系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能源強度,即每生產一個單位的經濟產出(GDP)所需的能源量;二是能源的碳密度,即消耗一個單位能源所釋放出的二氧化碳總量。煤炭比天然氣的碳密度高,天然氣比水電碳密度高。按照定義,碳排放總量正是GDP、能源強度以及能源碳密度三者的乘積。一國的GDP總量、能源強度和能源碳密度決定其碳排放總量。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發生變化都會影響碳排放。近年來,中國的能源強度大幅下降,從而降低了碳排放增速。美國的頁巖氣革命,用天然氣替代燃煤發電,碳密度下降,大大促進碳減排。正是基于這種數量關系,有專家幾年前提出碳排放的變化率可近似地表示為GDP、能源強度和能源碳密度變化率之代數和。在過去30多年中,由于節能和能效提高,中國的能源強度平均每年以5%的速度下降。近年來,水能、風能、太陽能以及核能等低碳能源的開發利用,能源總體的碳密度也呈現下降趨勢,盡管相當緩慢。用GDP的年增速減掉能源強度以及能源碳密度的下降速度,就是能源碳排放的變化率。

  按照中美聯合聲明,2030年碳排放實現零增長,意味著GDP增長速度與能源強度及能源碳密度的下降速度之和大體相當。也就是說由經濟增長產生的增碳效應被能效提高和低碳能源利用的減碳效應所中和。如果能效和低碳能源比例提升較快,就會為GDP增長創造較大空間。如此看來,2030年碳排放達峰就成為國家經濟增長速度和發展質量的一個約束。在這一約束下,要實現碳排放零增長目標,同時保持高速經濟增長就必須同時使能源強度和能源碳密度的快速下降。在新的氣候承諾下,能源強度和能源碳密度的下降幅度事實上為經濟增長幅度設定了上限。

  那么,這個幅度究竟多大?

  縱觀世界各國經濟增長與碳排放關系的歷史變遷,一般情況是,隨著經濟增長,能源強度會經歷了一個先升后降的過程。同樣有據可查的是,發達經濟體的能源碳密度也正在隨著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而逐漸下降。歷史數據表明,一國的能源強度及能源碳密度下降率之和一般不超過5%。雖然這并非不可改變的物理定律,但這個經驗數字值得重視。它透露出中國政府對未來中國經濟、能源和環境狀況的預期。鑒于中國政府對2030年碳排放目標的嚴肅性,可以認為,政府在做這項決策時,對于15年后經濟增長的預期不會超過5%。

  2010-2012年,世界銀行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就中國經濟的前景做出分析和建議。該項研究把終點設定為2030,其報告標題即為《2030年的中國》。該項權威研究預期,在接下來的三個五年計劃期間(2026-2030),中國經濟增速將從"十三五"的7%降至"十五五"的5%。在經濟增速方面,這項研究與碳排放達峰規劃不謀而合。如果未來經濟增速降至5%,則為實現2030年碳排放達峰創造必要的條件;而基于中外節能降碳的歷史數據,要保證2030年碳排放達峰目標,經濟增速不大可能突破5%的上限。有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在未來20年仍能保持7%-8%的高速增長。從經濟學角度這或許是可行的。但從履行氣候承諾視角來看,這種經濟高速增長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2030年碳排放達峰目標能否實現?不少專家表示,答案是肯定的,但也是有條件的。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經濟增速不超過5%。氣候承諾是否制約經濟增長?理論上,碳排放達峰與高速經濟增長互不相容。但現實中,中國經濟已經步入中速增長的新常態。按照目前的預期,2030年碳排放達峰的氣候承諾對實現"十五五"5%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會構成一定約束,其程度取決于能效和低碳能源的發展速度。簡言之,氣候承諾可能制約經濟增速,但并不制約經濟增長。當然,這僅僅是對全國總體而言。對于不同地區和省份,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情況可能大不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國將在水利能源交通環保等多領域加大投資力度
我國碳強度下降目標提前3年完成
發改委:深入推進能源等重點領域價格改革
2018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在京順利召開
美國全面恢復制裁伊朗 涉及能源業和石油交易等領
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
新模型精準預測土壤“碳排放”
四川省率先完成新一輪企業碳排放報告、核查與監測計劃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