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節能標準化:少不了資金和監管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時間:2015/4/13 15:15:35 用手機瀏覽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節能標準化工作的意見》,對進一步加強節能標準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指標先進、符合國情的節能標準體系,主要高耗能行業實現能耗限額標準全覆蓋,80%以上的能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標準國際化水平明顯提升。形成節能標準有效實施與監督的工作體系,產業政策與節能標準的結合更加緊密,節能標準對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升級的支撐作用更加顯著。

    《意見》明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3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創新工作機制。二是完善標準體系。三是強化標準實施。

    此外,《意見》要求,加大節能標準化科研支持力度,加快節能標準化人才培養步伐;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抓緊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拓寬節能標準化資金投入渠道,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評說:

    節能標準是國家節能制度的基礎。節能標準對消費者,對生產商,還是對國家的宏觀政策影響都十分明顯。對消費者來說,成本效益極佳,可提高廣大消費者的總體利益,又不限制對產品的選擇;對生產企業來說,可規范市場,促進企業間的良性競爭和節能技術的開發,使產品在全球市場中更具競爭力;從國家層面來講,在不限制經濟增長的情況下,能有效限制能源使用的增長,從而節約大量能源,減少能源供應基礎設施的投資,緩解能源供應的壓力,并且從根本上減少污染,保護環境。

    “十二五”以來,我國節能標準制修訂步伐明顯加快,節能標準體系基本形成。但目前我國節能標準化仍存在一系列問題。

    標準是否取得成效,關鍵在實施。目前通過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檢查、節能產品認證及能效標識等制度,使部分節能標準得到有效實施和應用,但大部分節能標準的實施效果差強人意,節能標準的實施監督檢查體系和體制尚不健全。此外,節能減排標準實施的后評估幾乎空白。

    國際經驗也表明,節能標準是社會效益、企業效益、公眾效益協調統一的產物,節能標準化具有很強的公益性,應在國家公共財政支出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節能標準化經費不足直接導致相關標準制修訂速度滯后,部分標準研制方法缺乏先進性和科學性。同時經費不足還嚴重影響了標準的宣貫、節能減排標準化知識的普及以及標準實施評估。

    因此,制訂修訂節能標準的投入應在財政投入為主的前提下,號召多方參與和投入。目前,節能減排標準化資金來源一個重要渠道是國際合作,其不可控因素很多,涉及范圍有限,還可能存在一些負面影響。因此完善財政資金支持節能減排標準研究和實施的具體措施,保證節能減排標準投入,是保障節能標準化體系建設的關鍵。這也是此次《意見》出臺的一個重要原因。

    同時,還需要創新節能標準實施監管機制,在能效標識制度、節能產品認證制度實施的基礎上,加大對強制性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實施的監督檢查力度,同時發揮推薦性節能標準的作用,確保節能工作落到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
今冬再添“煤改電”取暖居民27萬戶 河北南部電網
河北省2017年各市節能減排目標考核結果
中天鋼鐵集團兩大環保項目正式投運
《中央企業節能減排發展報告2018》正式發布
福建莆田市“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太原市新建農房將執行節能標準
北京確定2018年節能減排目標:萬元GDP能耗降2.5%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