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于3月21日-23日在北京舉行,22日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演講過程中,張高麗表示要脫稿講一講中國的大氣污染治理問題。
張高麗:人均消費水平相當于農民的三倍,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重要途徑,我們已經制定了中國城鎮化的總體的規劃綱要,下發到各個城市,各個城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了自己新型城鎮化的規劃,我們要重點解決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來落戶,要改造大約一億人城市棚戶區和城中村,要引導大約一億人在中西部的地區就地城鎮化。
你看這3億人的需要,他會釋放出多大的經濟增長的動力和潛能,這是可想而知的,是堅持以人為本,滿足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生活水平的新期待,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落腳點就是要增進人民的福祉,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我們將繼續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健全全社會保障體系,實現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并軌,保持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提高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我們將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不斷的減少貧困人口,確保全國各個地區各個民族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五是建設生態文明,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的建設新課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治理環境污染應對氣侯變化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的期盼,這也是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中國作為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必須處理好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我們將把保護生態環境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確實降低人均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確保實現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節能減排的目標,要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繼續在發展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方面走在前列,科學制定規劃,采取有力措施重點對大氣、水、土壤污染進行治理,對一切環境的違法行為零容忍,通過有效的市場機制來治理污染,大力開發利用節能環保技術,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中國新興的支柱產業。
前年我和美國前外長會見的時候,專門就包括經濟大氣污染治理和發展環保產業的合作充分交換了意見,我知道各位朋友對中國的經濟高度關注,也高度關注中國的環境治理和應對氣侯變化,在這里我想離開稿子,多講幾句,中國是發展的,但中國發展是付出了代價了,我們一點都不回避,而是要吸取教訓高度的重視,比如說大氣污染就比較嚴重,特別是京津冀,人民群眾也有意見,我們出臺了防治大氣污染十條,在全國治理PM污染,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許多的城市治理和監測PM2.5,這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第一個。
我們經過努力,也取得了成效,也有改善,74個城市包括京津冀,PM2.5去年比前年下降了11%到12%,APEC會議期間,中國的氣象局報告這是中度和重度霧霾天氣,為什么秋轉冬老百姓取暖北京又沒有風又沒有雨,但是我們采取的措施做的工作,當然能努力幫忙,所以出現了APEC藍,說明我們去做我們還是能夠逐步把他做好。
但我要特別說,我們也非常清醒的認識這是一個非常長期艱巨復雜的任務,英國倫敦美國洛杉磯也是治理了幾十年,但我們要對國家對人民負責,我們會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大的力度來進行治理,絕不辜負人民群眾的殷切期望。
又比如應對氣侯變化,這都是全球關心的,那么去年我作為習近平國家主席的特使出席聯合國的氣侯峰會,代表中國政府發言,表達我們鮮明的立場,APEC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會談達成了共識,簽署了中美應對氣侯變化聯合聲明,共同宣布各自到2020后的行動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