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在長沙召開“多相流高效分離技術成果發布暨推廣應用現場會”,吹響了華電湖南公司火電企業節能減排在省內“率先突擊”的沖鋒號。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鄧建玲在推廣現場表示:“超低能耗”、“超低排放”是煤電機組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兩個目標,建立在“超低能耗”基礎上的“超低排放”才更有意義。中國華電作為中央企業,長沙、常德電廠有幸落戶三湘大地,有義務為湖南人民謀福祉,更有責任保護這一方山水。
2014年11月,華電湖南分公司為響應國家《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發改能源[2014]2093號)和國家節能減排有關方針政策,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切實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在省內發電率先向社會公開承諾:長沙電廠通過環保技術改造于2016年成為湖南省首座達到燃氣輪機排放限值的在役燃煤電廠;常德電廠于2015年建成湖南省首座達到燃氣輪機排放限值的新建燃煤發電廠;平江電廠將建成大氣排放達到燃氣輪機排放標準、廢水達到零排放的清潔高效環保示范電廠。
為兌現承諾,華電湖南公司未雨綢繆,對節能減排有關工作進行了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動。據統計,2012年到2014年,華電湖南公司累計投入環保技改資金達4億多元,先后對脫硫、脫硝、電除塵等重點環保設施實施了技術改造,僅長沙電廠就投入環保技改資金達16324萬元。
目前,按照新《環保法》對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求,華電湖南公司長沙電廠已規劃通過增設低溫省煤器、濕式電除塵器,優化脫硫系統等措施,確保按承諾達到燃氣輪機排放標準。在建的常德電廠按國家對新建項目環!叭瑫r”(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的要求,針對工程建設實際,高標準、高起點,重新優化設計,確保投產即達到燃氣輪機排放限制標準。對規劃建設的平江電廠,自覺提高標準等級,按國家對一類地區大氣污染物排放的要求,按燃氣輪機標準將項目建成高效環保示范電廠。
此次在華電長沙電廠2號機組成功實施的多相流高效分離技術,是2013年度北京市科委資助集團公司的重大科技專項課題,也是中國華電集團2014年度重大科技項目。該技術致力于提高煤電機組制粉系統出力和分離器效率,降低煤粉細度,提高鍋爐的燃燒效率,最終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我們在華電集團湖南長沙電廠看到了這臺改造后的設備,現場工作人員吳立新介紹,此項改造工作從立項、審查、實施、調試到性能測試歷時8個月,和改造前的制粉系統相比,外在形狀上并沒有太大變化,變化最大的是分離器的內部構造,增加了具有知識產權的高效多相流分離部件。
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于2014年11月-12月對該制粉系統改造前、后的性能指標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改造后在煤粉細度降低的基礎上,11號制粉系統最大出力增加了11t/h,達68t/h,并可連續穩定運行;制粉單耗降低了2.2度/噸。改造后,制粉系統在保持68t/h出力下,測試煤粉細度R90為10.4%,與改造前最大出力時相比,降低了(變細)6.9%,煤粉均勻性指數也由0.96提高到1.06,分離器平均效率提高了11.8%。
據了解,華電湖南長沙電廠單臺鍋爐共有6套制粉系統,目前只改造了一套。下一步,長沙電廠將按計劃對整臺爐制粉系統進行整體優化改造,并將繼續和華電科研總院等專業機構合作,開展包括爐前處理、制粉系統、爐內燃燒、尾部除塵、脫硫脫硝脫汞等一系列節能減排實用技術應用和改造,力爭早日達到燃氣輪機排放限制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