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運行8個月以來,湖北碳交易市場總成交量突破1000萬噸,交易額2.34億元,各項交易數據均為全國領先。
“湖北的實踐表明,碳交易市場在中西部地區可行,而且是行之有效的一種手段!焙碧寂欧艡嘟灰字行目偨浝韯h武近日公開表示,“在中西部地區,用碳交易市場約束企業,實現低碳轉型,實現彎道超車具有重要的意義!
1 企業如何獲益?
企業有動力進行減排獲取效益,二級市場交易量居全國第一
湖北能源鄂州電廠總經理廖述新表示,去年企業通過節能改造,提高機組效率,煤耗大大下降!肮澕s下來的排放量,在碳市場上賣出20萬噸,企業獲得約400萬元收入!比ツ4月,湖北省啟動碳交易試點以來,包括鄂州電廠在內的企業已獲取的減排收益達2000多萬元。
湖北二級市場交易量(除政府直接拍賣的配額,完全市場交易)700萬噸,占全國的48%;交易總額1.6億元,占全國的31%;累計日均成交量為3.8萬噸,占全國的56%,均居全國第一位。
截至目前,湖北碳交易中心累計開戶925戶,在全國7個試點省市中居于首位,累計引進省外和境外資金1.5億元,其中省外投資者占55%。湖北本土涉及電力、鋼鐵、化工等10多個行業的138家企業參與碳交易市場交易,其中包括武鋼、神龍等,在全國7個試點中居于首位。
交易越活躍,碳價越高,企業就越有動力進行技術改造減少排放,因為少排放可以賣碳賺錢,多排放則要去市場上用高價購買配額。
前不久,在由美國環保協會、武漢大學、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組織召開的湖北碳市場建設經驗總結研討會上,業內專家們充分肯定了“湖北模式”對全國碳市場建設的重大借鑒意義。清華大學能源與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希良建議,湖北應進一步強化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優勢,充分發揮碳市場對節能減排的激勵作用。
2 湖北模式有何特點?
穩健推進,注重配套制度建設
碳交易是一種用市場方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機制,通過讓排碳“有價”,倒逼企業節能減排。目前,我國已在7省市試點設立碳交易二級市場,分別為湖北、深圳、上海、北京、廣州、天津和重慶,湖北是中部地區唯一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份。
湖北模式有何特點?不同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發達地區試點的積極型模式,湖北碳市場采取了穩中求進的穩健型模式。
湖北碳市場規制起點較高、規制企業較少、規制范圍適中,淘汰落后重工業產能的意圖明顯!逗笔√寂欧沤灰自圏c實施方案》充分考慮了湖北省處于工業化進程中期的特點,擬納入規制的排放源企業150家左右,系2010年~2011年單年綜合能源消費量達到或超過6萬噸標準煤的重點工業企業,主要涉及鋼鐵、化工、水泥、電力、造紙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不涉及電子、航空等湖北省需要大力發展的行業。
《方案》中涵蓋的150家排放源碳排放總量約占全省總量的35%,意圖通過配額淘汰落后產能,通過增加工業企業生產成本,推動技術創新來實現節能減排。
此外,湖北省配套制度中認證機構的安排也是亮點。湖北省在試點工作初期選定5家第三方認證機構,每家機構平均服務30家排放源企業,有利于第三方認證機構的發展壯大。
3 交易為何這么火?
有剛需、有產品,用碳匯實現生態補償
“不論是總交易量還是日交易額,湖北均占全國半壁江山,是全國最活躍的碳市場!蔽錆h光谷聯交所董事長陳志祥分析。
“在市場運行過程中,我們有充分的流動性,因此價格是比較均衡的。據我們觀察,全國7個交易地點的市場價格有逐步向湖北靠攏的趨勢!眲h武介紹說。
為什么湖北的碳市場會如此活躍?湖北碳交易中心分析稱,一是湖北產業結構偏重,控排企業多,有“剛需”;二是在交易規則設計上,放低門檻,鼓勵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參與。“企業積極參與碳交易,共減排二氧化碳61萬噸,減排成本較高的企業可通過碳市場買‘配額’,實現較低成本的減排!焙碧冀灰字行呢撠熑私榻B說。
此外,湖北碳交易的產品非常豐富,除了“碳配額”,還有“碳匯”等。比如,不發達地區植樹造林產生的碳匯,可以賣給發達地區用于排碳,這是一種生態補償機制。去年,湖北實施神農架林區和通山縣的林業碳匯項目試點,開發近200萬畝林業碳匯項目,預計碳匯收入近千萬元。
碳配額是耗能企業的緊箍咒,但也是企業一項可抵押的資產,碳金融由此產生,給企業新增了一個融資渠道。
據了解,湖北的碳金融創新也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已成功發放碳質押貸款、發行碳基金,計劃將發行碳債券。
湖北還與山西、安徽、江西、廣東等省簽訂了“碳排放權交易跨區域合作交流框架協議”;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與中國建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上海浦發銀行簽署總額達600億元人民幣的“低碳產業發展與湖北碳金融中心建設授信協議”;湖北省神農架林區與美國環保協會、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簽訂碳資產開發與低碳扶貧框架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