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近日發布的《2014年原材料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和2015年展望》報告稱,2014年,原材料工業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著力推進行業管理創新,努力化解產能過剩,大力拓展下游需求,行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
報告稱,2014年原材料工業運行呈現如下特點:一是行業生產運行總體平穩,但增速放緩。2014年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增速8.3%,較2013年下降2個百分點,其中石化、鋼鐵、有色、建材行業分別增長分別為7.2%、7.2%、11.4%和9.6%。二是經濟效益略有改善,但整體盈利水平仍然較低。三是主要產品價格呈現下跌或低位震蕩態勢。四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行業結構調整加快。五是行業技術創新步伐加快,節能環保再上新臺階。六是出口貿易大幅增長,產品檔次有所提高。
報告稱,原材料工業仍受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共存,市場供求矛盾突出等問題的困擾。預計在經濟新常態下,原材料工業產能過剩問題將長期存在,倒逼鋼鐵、石化、有色、建材等行業加快轉型調整。同時,部分關鍵材料保障能力不足,新材料仍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制約的突出問題。2014年我國新材料產業加快發展,一批高端金屬結構材料、特種功能材料獲得新突破,但與發達國家和戰略需求相比,國內新材料產業還有較大差距,大量關鍵材料依賴進口局面沒有根本改變。如海洋勘探和采油平臺用高強特厚鋼板等基本依賴國外。
為此,報告稱,2015年,工信部將重點采取以下工作措施,促進原材料工業經濟平穩健康運行。一方面堅決遏制新增產能,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和在建項目監督力度,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先進企業實施節能技術、節能改造、產品調整、兩化融合等有利于內生增長的投資,支持有條件企業在海外建立資源開采、冶煉和精深加工基地。同時,針對當前鋼鐵、化工、有色等行業下行壓力突出的情況,深入企業開展調查研究,密切監測生產、價格、效益等運行指標,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