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2015新能源車十大趨勢:新型電池等技術加速產品化
來源:英達網 時間:2015/2/12 14:53:50 用手機瀏覽

  2015中國新能源汽車年會近日在北京舉行,會上專家發布了2015新能源汽車十大趨勢。

  一、銷量持續爆發增長,充電樁依舊困擾

  2015年隨著政策推廣的深入、產品市場定位的明確,市場自身正在爆發出巨大的力量。2015年是奠定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地位的一年,產銷量將達到20萬輛還是30萬輛,不可限量。然而,在這一年,盡管充電設施缺乏的問題將得到緩解,但是仍就難以滿足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需求。就如同當年傳統燃油汽車的發展一樣,人們依舊受困于先有汽車還是先有基礎設施的悖論之中,只等待來自市場的答案。

  二、市場壁壘將被打破,倒逼機制已經形成

  2015年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化參與將加速放開、工信部把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作為工作重點。充電設施缺乏和地方保護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問題將在2015年得到較大程度緩解。同時,2015年還將有更多城市出于環保和交通壓力,加入機動車限購行列,政府對于汽車生產企業各車型的油耗標準也將大幅提高,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啟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愿望變得更加迫切和現實。

  三、插電式混合動力引領市場,微型車或將逆襲

  在短時間內充電設施難以滿足需求、人們駕乘習慣難以改變的情況下,2015年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依然是經濟實用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同時,隨著知豆、奇瑞eQ等微型新能源汽車上市,微型新能源汽車不僅突破了“雙100”的技術門檻,并在首次全成本核算上遠遠低于傳統燃油汽車使整個中國汽車消費格局形成逆襲,開啟新能源汽車大眾消費時代。

  四、高端市場呈現激烈競爭,新品倍出

  繼2014年特斯拉獨領風騷之后,2015年高端市場將呈現群雄并起的態勢。寶馬i8、奧迪R8e-tron以及自主品牌的比亞迪“漢”將陸續上市。2015年,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高端車型市場也將呈現越加激烈的競爭態勢。在激烈競爭中新能源汽車品牌效應有望逐步形成,其中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信心或將得到確立。

  五、中級別純電動車型難挑市場大梁,出現分化

  2015年,中級別純電動汽車將略顯尷尬較高的價格、較短的續航里程、中庸的性能,以及對充電設施的依賴,均難以改觀。由于原先政策預定的突破路徑,中級別純電動車集聚了太多品牌和車型。技術升級、產業鏈整合將成為2015年中級別純電動汽車市場成敗的關鍵。現有的品牌和產品也將在這一年發生分化。

  六、新型電池等技術加速產品化,但難以形成顛覆

  新型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金屬空氣電池,以及碳纖維車身、新型高效電機等技術2015年在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將進一步取得重大進展。然而,概念炒作不能代替科學的嚴謹。2015年,仍沒有能夠帶來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更多技術僅呈現出漸進式發展特點。真正顛覆性產品的產業化和工業化尚需再等幾年。

  七、產業鏈整合加速,新能源汽車成本有望繼續降低

  2015年是新能源汽車加速產業鏈整合的一年。建立涵蓋新能源汽車整車完整的產業鏈,不僅是有效推動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模式,也是整體提升中國產業競爭力的必經之路。目前,我國部分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已經出現低端重復建設的問題。2015年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加速產業鏈整合,將促進產業優勝劣汰的進程,相關設備、材料成本或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新能源汽車成本有望繼續降低。

  八、非汽車企業進入,車網結合形成鯰魚效應

  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和產品將與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技術結合得更加緊密,為實現智能生產和智能汽車打下基礎。同時,一些零部件生產商、低速電動車廠商,甚至是互聯網企業進入電動車生產領域,無疑將打破部分傳統汽車企業的市場格局。市場呈現鯰魚效應,或將推動我國電動車產業快速發展。

  九、新能源汽車后市場逐漸成熟,電池回收機制亟待建立

  2015年,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激增,新能源汽車的金融、租賃、保險、維修等后市場服務將逐步形成。一些新能源汽車在質量、維修方面暴露出的諸多問題也將成為大眾焦點和產業危機導火索。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的增加和時間的推延,建立有效可行的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再利用機制勢在必行,政府和各類車企必須共同協作共同探索新型商業模式。

  十、自主品牌尋求國際合作,海外市場拓展加速進行

  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競爭優勢將逐漸突顯,并打開海外市場。同時,外資企業來中國合資生產新能源汽車及其核心部件的步伐也將加快。這一方面有利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和市場推廣,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人們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是否將落入傳統燃油汽車發展窠臼的擔心。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規劃和發展路線的頂層設計將更加完善,科研機制改革和產業鏈整合將成為自主品牌發展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方運舟:新能源汽車將對能源結構產生影響
曾毓群委員:強化新能源汽車發展頂層設計
新能源汽車充電短板該補上了
四部門:力爭三年全面優化充電樁格局
2018中國能效論壇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行
破解里程焦慮 動力電池突破不是唯一出路
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體系亟待建立
工信部公示27家車企 暫停被公示車企新能源產品申報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