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工信委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天津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突破2000億元,達到2042.77億元,百元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利潤7.22元,明顯好于全國5.91元的平均水平。
“7.22與5.91這兩個數據的對比,很好地說明了天津工業提質增效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表明天津企業的盈利能力得到了長足進步。”市工信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該負責人稱,天津企業盈利能力及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離不開創新驅動。而這個創新,包括了持續不斷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模式創新。
2014年,全年工業企業專利申請量突破4萬件,專利授權量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投入比率達到1.14%,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70%以上。天津市工業企業實施了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一批重大專項,開發出真空分子泵、納米手機芯、超深水半潛式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等一批國際領先的技術和產品,有力地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而在科技型中小企業方面,小巨人數量超過3000家,2014年前11個月,工業小巨人產值同比增長10.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4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43.7%,利潤、稅收也分別高于全市4.8和6.6個百分點,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2014年,天津市企業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累計達到41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501家,提前完成“十二五”企業技術中心培育認定目標。
在節能減排方面,天津工業著力加強清潔生產,努力使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各種要素供給能力更加匹配。2014年,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8%,高出全國35.2個百分點;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3%,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0,節約、集約發展水平居全國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