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地方動態 >> 正文
天津建言改革發展 服務社會民生
來源:天津日報 時間:2015-1-27 14:11:43 用手機瀏覽

  大會發言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發揚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政協委員參政議政、行使民主權力、開展協商民主的重要平臺。在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大會發言中,委員們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加快建設美麗天津等方面議政建言。各位委員的發言,都是經過深入基層,扎實調研,科學論證形成的,體現了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高度責任感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關注民計民生的履職能力和水平。本期大會專欄予以選登。

  經濟篇

  助力經濟更好發展

  推進天津自貿區建設

  針對建設好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問題,市政協委員、濱海新區政協主席楊英濤在代表濱海新區政協發言中提出以下建議:

  1.明確天津自貿區開放的主攻方向。積極爭取將天津市自貿區作為落實中韓自貿協定的先導區,以此構筑不同于其他自貿區的競爭力。在此基礎上,依托對臺貿易良好基礎,把握同新加坡共建生態城有利契機,進一步拓展面向臺灣和新加坡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形成更加多元化的開放動力。

  2.在利用多重疊加機遇中推進自貿區建設。一是主動對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積極加強與周邊地區的溝通合作,在北京和河北主要城市設立自貿區對口服務工作辦事處,進一步完善內陸無水港布局,積極推進天津市口岸開放創新政策向內陸腹地延伸,在更大范圍內推行“口岸直放”等區域便捷通關政策。二是積極推動“一帶一路”物流通道建設,大力推進天津至二連浩特、滿洲里和阿拉山口三大陸橋通道建設,建立完善天津市與腹地高速公路直接銜接的集疏運網絡,依托?諆筛鄯e極開辟面向新興市場的?瘴锪魍ǖ溃涌鞓嬛Ⅲw式物流網絡。

  3.著力構筑天津自貿區的特色競爭力。一是加快構建現代生產性服務體系,壯大總部經濟、研發設計、服務外包等生產性服務業態,特別是要下大力氣培育可以為制造業發展提供通關、融資、退稅、國際結算等服務的綜合企業和專業機構。二是著力推動金融改革創新,重點是加快推動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創新更多直接服務于國際貿易、高端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和大眾創業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推進跨境融資自由化,探索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新途徑、新模式。三是著力增強航運服務功能,重點是放寬航運服務準入條件,吸引海事仲裁、海損理算、航運金融等高端航運服務領域的優質企業和專業機構聚集,構筑全方位滿足自貿區發展需求的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四是健全服務貿易發展支撐體系,重點是積極搭建國際貿易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平臺和中小服務貿易企業融資平臺,積極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完善與之相適應的海關監管、檢驗檢疫、退稅、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撐系統。

  打造融資租賃業“自由港”

  針對本市融資租賃業發展存在的瓶頸問題,市政協委員、致公黨市委會副主委張社榮在代表致公黨天津市委會發言中提出以下建議:

  1.繼續給予財稅和金融政策支持,打造京津冀融資租賃業集聚區。一是實行財稅減免優惠,允許出租人對租賃設備采取加速折舊,直接、間接減少承租人尤其是中小企業承租人的租賃成本。二是出臺金融優惠政策,拓寬金融租賃業資金來源渠道,允許金融租賃公司通過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發行公司債券、發行特種基金等多種渠道籌資。吸引、打造一批有規模、有影響力的融資租賃公司,使天津成為代表著京津冀地區的全國最大的融資租賃業集中地之一。

  2.放寬融資租賃公司業務限制,提升融資租賃服務能級。一是設立一批外商投資融資租賃企業,放寬其經營范圍限制,提升融資租賃服務能級,積極發展進出口融資租賃業務。二是擴大融資租賃業務標的物范疇,租賃物品既可以是不動產,也可以是動產。三是鼓勵融資租賃公司探索為符合資質標準的中小企業做好融資租賃服務。

  3.加速租賃業人才的培養,形成京津冀融資租賃人才培育基地。繼續通過正規高校教育培訓、校企合作等方式,加速租賃業人才的培養,形成融資租賃業發展的人才儲備庫,將天津打造成京津冀乃至全國的租賃業人才培育基地。

  加快濱海新區產業結構調整

  針對濱海新區產業結構存在的農業產業化組織化程度不高、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等問題,市政協委員、民革市委會常委、市知識產權局局長齊成喜在代表民革天津市委員會發言中提出以下建議:

  1.以發展新興產業為支撐,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大力推行國家對新興產業的鼓勵政策,積極出臺適合新區發展的新興產業政策,加大對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加快新能源產業和新材料產業的發展。

  2.以高端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加快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推進東疆保稅港區綜合配套改革,建設航運交易所和配套中介服務體系,使高端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有突破性發展,使新區逐步成為中國北方乃至東北亞的區域服務中心。

  3.強化科技支撐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建立區域創新體系。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平臺作用,使更多的企業能享受到科技發展帶來的成果,淘汰落后的生產力。加快各功能區科技孵化器建設,積極推進國家863計劃產業化伙伴城區試點建設,運用現代科技,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4.以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促進結構調整。通過制定剛性的減排與環保指標,推進節能減排,限制高耗能行業發展,推進節能技術的推廣。完善和推廣泰達、北疆等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優化能源結構,嚴格控制煤炭消費,提高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大力推廣地熱能、太陽能、風能等非化石能源,推進濱海新區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和碳金融試點。

  5.做精沿海都市型農業。加大對現代農業和園區農業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設塘沽休閑觀光農業、漢沽設施農業和大港生態農業發展區,使農業產業結構向設施農業、工廠化養殖、觀光農業等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轉換。

  天津自貿區應走創新之路

  針對創新建設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問題,香港地區市政協委員、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名譽會長、香港中原華商總會常務理事、新華集團顧問兼法律總監蔡關穎琴在發言中建議:

  1.站在全局性的戰略高度建設天津自貿區。一是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利用環渤海經濟圈的區位優勢,實現與周邊省市的協同與合作,全面推動與周邊地區的產業對接。二是利用好“北方經濟中心”的城市定位優勢,輻射華北、東北、西北地區,讓天津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成為北方地區的“領軍者”。三是通過自貿區的建設,助推中國與東北亞的日本、韓國的跨國自由貿易大區的建立,加快投資貿易便利渠道的規范化建設。

  2.在上海自貿區的基礎上創新突破。一是結合北方周邊地區的實際情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自貿試驗區發展,適時調整負面清單的范圍,以便與國際慣例更好接軌。二是大力推動工商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建立與國際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系,由注重事先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后的監管。三是適時啟動“港股直通車”(津港通),積極探索放開金融管制和行政審批,以使國內北方的資本流動更好地對接香港的資本市場。

  3.建設具有天津(北方)優勢特色的自貿區。一是把濱海新區在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和離岸金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領域“先行先試”創造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二是在制造業升級、服務業開放、利用外資等方面進行新的探索,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形成一種符合北方經濟背景的投資服務貿易便利化和自由化模式。三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從“大制造”邁向“強制造加強服務”。四是在稅收、創新補助、入籍、子女入學、居住、出入境便利等方面,給予優秀人才以重大利好政策,打造吸引高端人才的集聚地。

  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

  針對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社會輿論差異性、法律條文模糊性、市場環境制約性、社會服務滯后性等問題,市政協委員、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劉道剛在代表天津市工商業聯合會發言中建議:

  1.營造寬松的輿論環境。引導社會公眾和新聞輿論轉變觀念,尊重民營企業家的勞動成果,積極大膽宣傳民營企業家中涌現出來的感人事跡,形成有利于全民創業的輿論氛圍。

  2.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財產權的保護,完善并落實保障私有財產權的機制,切實給民營企業營造安全的經營環境。

  3.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理性看待民營企業家投資移民,建立完善的機制和公平的投資環境,采取合理措施引導其留在國內創業守富。

  4.營造優質的服務環境。進一步簡政放權,發揮市場的主體作用,建立綜合管理服務體系,整合各部門服務功能,避免多頭管理和管理真空。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對民營企業在人才使用、教育培訓、資金融通、信用擔保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指導。

  5.營造信任的政治環境。繼續規范安排協商程序,做好民營企業家的政治安排,使他們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信任,以更加安心創業。

  建設金融創新運營中心

  針對本市金融創新運營中心建立和運行的問題,市政協委員、民建市委會副主委、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政策研究室主任董維忠在代表民建天津市委員會發言中提出以下建議:

  1.要拓展功能。利用自貿區,發揮天津金融業比較優勢和政策優勢,拓展租賃、基金、市場等運營功能和服務范圍。

  2.要繁榮業態。以現代服務經濟體系建設為契機,以自貿區的開放和政策支持,促進創新型金融機構發展和新興金融業態繁榮,形成新興金融業態的創新運營中心。

  3.要注重協同。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自貿區建設為契機,加強京津金融合作,建立京津金融共同體。

  4.要建設載體。以金融創新運營中心建設為契機,推動于家堡金融區開發建設,建成國際一流、全國領先、功能完善、服務健全的金融改革創新基地和金融創新運營中心載體。

  5.要擴大開放。依托自貿區建設,深化金融制度創新,穩步擴大金融開放,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利率市場化和離岸金融市場發展。

  民生篇

  促進改善民計民生

  中小學教育

  不僅要做減法更要做好加法

  針對中小學教育問題,市政協委員、天津金泓基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士敏在發言中建議:

  1.根據學生實際需求完善課后興趣班,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可適當收取費用。興趣班下課時間應與家長下班時間銜接,減少學生向校外小飯桌或所謂的輔導班的分流。

  2.組織學生開展參觀學習活動,將文化學習拓展到更多領域。天津市目前的文化活動資源是豐富的,而且都是免費開放的?砷_展學生寒暑假文化體育活動,使學生假期生活充實而有意義。

  3.參照財政部頒發的關于政府購買服務的相關規定,引進社工師事務所,讓學習社會工作專業的大學生們參與中小學生課余教育。

  4.加快校園安全法律法規建立,以法律和商業手段保障學校和學生在;顒拥陌踩。

  創新醫?傤~指標管理模式

  探尋科學分配有效途徑

  針對目前天津市就醫現狀,市政協委員、農工黨市委會副主委,河東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毅齋在代表農工黨市委會發言中建議:

  1.積極推進總額指標控制標準化。要進一步增強指標分配的透明度,變更總額指標分配權的歸屬。取消以醫院組別劃分和醫療機構代表測評的分配方式,由市級主管部門掌控。醫保部門充分利用現有數據進行梳理,進一步完善分配標準。相同級別相同性質的醫院,對參;颊叩尼t療服務應有相同的次均費用、人次人數比、自費率等考核標準,以確;颊咴谕墑e醫院看病收費標準一致。

  2.積極推進總額指標管理精細化?傤~預付在確定各醫療機構總額額度時,既要注重以往醫療保險基金的使用效率、同級別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人均接診數量、參;颊呔伍T診費用、均次住院費用等,還應以同級別、同性質醫療機構的均值為杠桿,進行衡量確定,要向費用控制好、參保病患認同度高的醫療機構傾斜。鼓勵醫院開展新的醫療項目,要從總額指標中劃分一定的指標,用于對患者有積極意義的新型診療項目的發展,執行專項專用。醫保經辦機構要轉變稽核思路,重點對總額額度內使用的合理性進行審核。

3.積極推進總額預付支付績效化。根據既往門診、住院人次、人均住院費用、人均門診費用、參保病患合理投訴等情況制定綜合評定指標體系。評定指標越高,其總額預付的支付率越高,從政策層面預防醫療待遇降低問題?傤~支付還要改變以往結余獎勵的規定,將獎勵化為結轉,使醫保費用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促進海河教育園區

  職業教育資源共享

  針對海河教育園區管理建設問題,市政協委員、天津師范大學教務處處長馬希榮在代表民盟市委會發言中建議:

  1.加強“集約化”管理體制建設。在職業技能認定、應用技術學士學位授予、招生就業、專業設置名師培育等方面進行集約化管理,提升園區的整體內涵。明確園區管委會的主要職責和功能作用,發揮管委會在日常管理和共享資源調配等方面的作用,協商統籌各院校發展。管委會要制定有利于資源共享的學科或專業評估體系,把各校參與共享的情況納入評估內容。

  2.切實推進“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師資共享”措施。建立統一的學生學習管理制度,整合各個院校的學生學習管理規定,使課程互選得到具體落實。建立統一的教學資源標準和質量考核標準。一是素材類教育資源建設。二是建立園區網絡教育系統教學管理制度。三是建立資源建設的評價制度。四是教育資源管理系統的開發。推進“學分互認”工作。建立園區網絡教育系統教務管理制度,實行與各個院校學分制相銜接的網上學習登記學分制度。推進優質師資互聘工作。由管委會研究出臺教師互聘管理辦法,使園區內優秀教學團隊、教學名師發揮最大作用。

  3.加強實訓資源和圖書館的共享與利用。加強實訓室整合利用,為跨校利用實訓資源提供政策扶持。進一步完善設備配套,最大限度發揮園區公共實訓中心的使用效率。組建園區圖書館聯盟,爭取早日實現通存通借。各院校圖書館可側重發展報紙雜志閱覽及自習功能。

  “美麗天津”

  從珍愛生命之源開始

  針對天津市水資源現狀,市政協委員、臺盟市委會副主委、郵政儲蓄銀行天津分行法律合規部副總經理高翔在代表臺盟市委會、天津市臺聯發言中建議:

  1.推動頂層設計,合理配置水資源,保護天津市水安全。要加快推動京津冀水資源配置的頂層設計步伐,積極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利專項規劃》的完善和落實。要率先實行對水資源的需求管理,調整用水結構與格局,合理配置水資源。商請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環保部、水利部各司其職,津冀兩地通力協作,將潘大水庫保護區劃定、清理網箱養魚、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作為一項整體工作,制定總體方案,分步驟分部門推進實施。

  2.推動天津市多元化水資源開發,促進水資源循環利用。要充分發揮天津市海水資源豐富的優勢,進一步增強海水直接利用和淡化處理的能力;注重水庫建設和維護,通過蓄洪為農業灌溉等用水提供水源;建立以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為目標的水循環再利用模式;推動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構建再生水供水網絡,推廣使用符合標準的再生水,最終實現污水的資源化。

  3.推動天津市地下管網改造,建立分散式排水模式。建議將工業廢水、生活廢水、雨水進行處理前分類,從而降低后期污水處理的難度與成本。分散式排水模式的建立需要對天津市排水管線進行改造,采取合理改造方式,充分利用已建市政排水設施,降低工程實施對城市交通、市民生活的干擾。對新建城區和工業園區的排水設計要提前做好分散式排水模式的規劃、設計和建設。

  4.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推進天津市節水型社會建設。農業灌溉節水應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組合策略,采取優化農業種植結構、灌溉節水技術改造、田間節水改造等方式節約用水。要控制生產布局,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污水資源化步伐,促進污水、廢水處理和回收利用。加快供水管網技術改造,降低管網漏失率。全面推行節水型器具,制定推行節水型器具的強制性標準,提高生活用水的節水率。加大生活污水的處理和回用力度,積極推廣中水技術。

  促進天津市公立醫院改革

  針對公立醫院改革問題,市政協委員、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院長張建寧在代表市政協醫衛文體委員會發言中建議:

  1.構建合理有序的醫療衛生體系。加強政府對公立醫院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統籌推進。建議圍繞醫改目標和現有的運行機制,明確各級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形成醫療衛生服務新體系。實施“大型醫院人才和優質資源雙下沉,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效率雙提升”工程。爭取中央資金支持,加大市、區財政投入,建設提升城鄉基層醫療機構。鼓勵大型公立醫院探索建立縱向醫療聯合體,推動醫師多點執業。完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加強部門協同合作,推動“三醫聯動”。進一步提升醫療保障水平和統籌基金能力,拓展個人賬戶功能。積極推進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等支付方式。

  2.積極探索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運行新機制。將部分新建、改擴建公立醫院作為改革試點。取消藥品加成,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加大財政補償力度,在部分有條件的公立醫院進行藥品耗材二次議價的試點,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進醫院績效評價機制和人員薪酬制度。建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發揮評價機制的導向作用和政府監管作用。積極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加快制定分級診療工作指導意見和實施辦法。調整醫保政策,引導患者分流就診,嚴控無序就醫。制度設計時要考慮對公立醫院和醫務人員給予適當政策激勵。

  3.加快形成多元辦醫格局。加強頂層設計,為社會辦醫留有合理發展空間。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高水平有特色,涵蓋醫療、護理、康復、養老等領域的醫療機構。鼓勵在醫療資源配置相對薄弱的地區興辦醫院。積極引進外資開辦高品質醫院。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本市公立醫院改制重組。通過醫院托管、組建醫院集團、參股等方式參與公立醫院改革。加強政策扶持,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在機構準入、醫保定點、醫保額度、設備購置、項目準入、職稱評定等方面完善配套政策,制定實施細則。

  4.利用“醫療大數據”為醫療衛生改革提供支撐。建立全市衛生信息統一平臺,形成全市“醫療大數據”,實現醫療健康信息的互聯互通、醫保資金的精細化管理、藥品流通的全程監管、衛生行政的循證決策。

  社會文化篇

  推動社會文化建設

  社區物業服務

  糾紛應引起重視

  針對社區物業服務問題,市政協委員、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天津賢達律師事務所一級律師張恩萍在代表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和市婦聯發言中建議:

  1.完善相關的地方立法、行政法規和管理制度。由市人大、市政府增加和完善物業辦公室對物業公司的管理(執法權限)、開發商對前期物業公司選聘的程序、管理及其選聘不當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業主委員會的訴訟地位、前期物業遺留問題的處理等規定。做到管理社區物業有法、執法進社區,切實負起管理的責任,使美麗社區建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成立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形成司法與行政機關的良性互動。充分調動和發揮社區自治和第三方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作用,把矛盾糾紛盡量化解在社區,化解在萌芽狀態,避免矛盾升級,促進社區和諧。在調解中,人民法院可與政府各部門形成聯動機制,為物業管理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3.政府加大對物業服務市場的監管力度。在政府指導下,建立明確具體的行業標準和運行新模式。嚴格對物業公司資質審查和準入制度。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和業務培訓。對于物業公司和服務人員的服務質量應有切實有效的管理標準,對服務低下或違反合同的行為應采取一定的處罰措施。同時,建立對物業公司的評價機制和信用檔案,引入淘汰機制,形成良性互動的物業服務市場。

  4.提高物業服務相關主體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借助依法治市的大好時機,在全社會營造全民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社會、媒體、政府立體化開展公民意識宣傳教育,以提高物業公司的履約、誠信意識,業主的理性維權、守規意識,為美麗社區建設創造更加美好的人文環境。

  打造文化產業新優勢

  針對天津市文化產業發展,市政協委員、河北區副區長劉冬云在代表九三學社市委會發言中建議:

  1.活化、重塑和再生文化遺產,打造特色文化產業。在舊區改造、城市發展中,要保護、傳承、利用好文化遺產。開發以文化遺產為背景的旗艦項目,通過項目基金、開發商、運營商和商戶參與的生態系統,建立起成功的運作模式。

  2.利用五大道的標志性建筑群打造文化產業聚集區。圍繞五大道文化形成主導產業和企業支撐。把構建具有天津人文特色博物館群落作為突出的主線。收集五大道特征要素,建立互動體驗式“文化生活區”,增強吸引力。在五大道地區打造影視城,重塑和再現天津近代情境,使之成為中國和世界影視拍攝基地。

  3.利用歷史街區遺產建立高端文化產業圈。以主題文化街區建設為中心,加大政府和民間資本投入,形成商旅文一體化發展局面。設計和建設可循環的文化街區線路,用文化名街串聯閉合成文化產業圈,盤活每一條文化名街,以科學的空間布局來提升文化產業規模和能級。

  4.利用法租界景觀遺產打造時尚藝術新地標。建立具有法國文化特征新景區。法租界面積大而且成片,天津市應盡快建立起基本保持原貌的法國風情區。打造時尚藝術中心,在原法租界內發展時尚產業,籌建像上海K11一樣的藝術購物中心。引入法國著名時尚活動,舉辦國際時尚藝術節。

  5.利用文化遺產推動文化產業跨界融合。利用文化遺產打造品牌。天津特色、天津風格、天津氣派的品牌化建設必須提到日程上來。利用文化遺產創意現代產品。鼓勵天津市企業利用文化遺產創新現代產品。打通全文化產業鏈。把文化遺產觸角延伸和滲透到所有相關產業,使各個產業都具有文化內容、文化元素、文化品位。

  創造更加安全有序交通秩序

  針對天津市綜合交通環境問題,市政協委員、民進市委會副主委、濱海新區漢沽教育中心副主任邵芝祥在代表民進市委會發言中建議:

  1.實施精細化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河北邯鄲的“左轉神招”,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固有空間實施精細化管理的成功經驗。僅僅在路口中間隔欄處開了一個小豁口,就讓原來20多分鐘過不去的一個路口,現在只需20秒便順利通過。

  2.加快設施改造,夯實道路服務功能。對不符合交通安全的設施及時進行升級改造。逐步推行交通安全設施“建管養一體化”模式,提高管理效率。推進智能交通、平安交通建設進程,做好交通設施的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和宣傳,保障快捷便利的道路服務功能。

  3.搭建參與平臺,提升市民交通素質。在道路交通管理中逐步引入市民參與機制,發動志愿者參與交通管理,通過各種媒體公開向社會征集城市交通環境建設的建議,真正實現“人民交通人民管”。相關部門在執法中要加強教育引導,對屢教不改的攤販和車主要加大曝光力度。加大交通安全法規宣傳教育力度,倡導市民平安出行、文明出行、綠色出行。

  加快科普能力建設

  針對天津市科普能力建設問題,市政協委員、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楊鑫傳在代表市科學技術協會發言中提出建議:

  1.在天津市實施科普信息化工程。通過微博、微信、動漫、游戲、虛擬現實、仿真等新手段實現科普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動員和整合方方面面力量,將其作為民心工程,納入全市信息化工程建設項目,制定規劃、開展立項、加快啟動建設。通過發揮網絡的互動性和流動性優勢,讓科學知識在固定和移動網絡用戶中流動起來,讓天津市公民獲取科學知識更便捷、更有效。

  2.加快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公共財政投入,至少使天津市的人均科普經費達到東部沿海主要城市的平均水平。將天津科技館新館建設作為天津市科學文化建設項目,提上美麗天津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在公共設施、城市交通和居民小區的文體、宣傳設施配套中,增加科普設施和科普宣傳內容,使公眾可以隨時隨處獲取科學知識。

  3.加強企業職工科普教育。有關方面要將科普納入職工素質培訓和安全教育工作內容,通過科普提高企業員工的科學素質和安全防范技能,提升生產水平,降低安全風險。面向企業開展專業化高端科普培訓,將前沿產業科技發展動態和最新專業技術,納入天津市百萬技能人才培訓福利計劃,滿足生產、技術、管理人員對新技術的迫切需求,提高企業群眾性技術創新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河北今年壓減煤耗500萬噸 保供潔凈型煤800萬噸以上
山東濰坊為推動節能降耗“壯士斷腕”
國網遼寧電力“液力透平”項目助企業節電費約300萬元
細說環保 “當局工作敷陳”之節能工業
邯鄲市煤炭消費總量首次由升轉降
重慶市開展燃煤鍋爐節能減排行動
湖南力推“電能替代” 落實項目可減排二氧化碳120萬噸
李克強: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 是撒手锏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