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地方動態 >> 正文
與綠色山水相融的新城 貴州省新區積極推進環保工作
來源:中國環境報電子報 時間:2015-1-22 13:56:34 用手機瀏覽

  在貴州省貴陽市與安順市之間,有一個湖光山色優美的新區,從成立至今短短1年的時間,到位融資金額高達335億元,經濟騰飛的同時卻仍保持著最初“風吹新綠草牙拆,雨灑輕黃柳條濕”的素凈風景,這便是第八個國家級新區——貴州省貴安新區的現狀。

  近日,生態文明建設大會在貴安新區召開,發布了《直管區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貴安新區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正式啟動,對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進行動員部署,開創新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生態保護進入新的階段。

  貴安新區地處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嶺地帶,近93%的面積位于貴陽市主要飲用水水源上游,近72%的面積位于紅楓湖匯水范圍,生態環境高度敏感和脆弱。在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大局中貴安新區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國務院賦予貴安新區的三大戰略定位中,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并要求建成國際化山水田園生態城市。

  “所有的建設項目不能與《方案》相違背!边@是貴州省委常委、貴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秦如培在大會上明確提出的原則。《方案》公布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 年,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開發格局全面形成,綠色產業體系基本建成,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文化體系基本建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全面完成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的各項目標和指標,以“山水之城、田園之都”為形象定位,采取低沖擊發展模式,成為國家和西部生態敏感地區生態綜合治理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示范區。

  “青山綠水抱林盤,大城小鎮嵌田園”是貴安新區建設時的宗旨,濕地、地表河流域、自然風景區分別占到這里總面積的24%、80%、24%。貴安新區是貴州省天然的生態屏障,動植物資源豐富,也是貴陽市居民生活用水最主要的水源地,有著貴陽“大水缸”之稱。

  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敏感區域位置,一方面讓貴安新區可開發空間受到限制,土地資源供求矛盾比較突出;另一方面,為新區打造美麗山水田園城市提供了天然本底。走“綠色崛起”的后發趕超之路,構建“三生融合”的城市空間,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創建國家級綠色低碳新區。當前,正重點編制實施《貴安新區低沖擊開發模式導則》、《貴安新區生態紅線區域劃定技術方案》和生態文明建設有關規劃,把城市建設融入自然,圍著山轉、跟著水走、顯山露水,讓城市居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精心打造由山川、湖泊、綠廊與城鎮組成的山水田園生態城市樣板,建成詩意般棲居的“東方瑞士”。

  自貴安新區成立以來的招商引資簽約項目中,涉及大數據及關聯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等一系列“綠色”項目就占了80%以上,關閉了直管區內21家砂石廠和僅有的兩家煤礦,搬遷污染和落后產能企業105家。

  “五區為底、八廊通聯、山城相嵌、景觀通貫”是《方案》里總規構建的生態綠地系統,“一湖五庫四河多點”是區域水濕地網絡設置,“五區、八廊、百園”、 “十河、百湖、千塘”的工程將把這里打造成顯山露水,素凈典雅的特色新區。《方案》要求確保到2020年直管區濕地保有量要達到1700公頃。建設高標準全覆蓋的生活污水處理、工業園區集中式污水處理、污泥無害化處置場、垃圾處理和跨區域流域尾水排放等配套管網環;A設施,加快形成“廠網并舉、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建設格局。全面建成湖潮等5個污水處理廠和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將抓緊開工建設截污溝和生態砂基產業園等項目,全面推進生態砂基透水系統和雨水收集系統建設。

  同時,貴安新區將繼續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防護林體系和石漠化及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等重大生態環境工程,以保護環境空氣質量為中心,開展大氣污染預控預警和聯防聯控,實施能源改造和清潔能源建設工程,在3年內全部清除燃煤用戶;對工業煙塵、粉塵和施工揚塵污染監管控制,嚴格新車準入和尾氣排放控制,城市公交全面推廣清潔能源汽車,努力消除城市揚塵污染。抓緊編制實施《貴安新區直管區綠色建筑行動計劃》,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推進綠色建筑相關技術研發,探索建立節地、節材、節能和環保的綠色建筑體系。大力推進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建設,爭取盡快將高峰鎮列入國家級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名錄。同時,加快構建生態安全監控體系,提升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能力?傮w確保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52%以上,石漠化治理累計完成5500公頃,空氣質量指數(AQI)優良天數占比達到95%,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100%,森林覆蓋率達到52%,主要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 90%。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廣泛關注的一些環境問題,其原因主要是發展方式粗放造成的。目前,貴安新區正在加快編制新區產業發展引導目錄,建立產業準入與退出機制,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加快構建以大數據、節能環保新能源材料為重點的綠色生態產業體系,力爭2015年開工建設北京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開展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等關鍵技術開發和研究,推進成果就地轉化與示范。加快建設富士康、中節能等環保產業園,爭取建設成為集研發、孵化和技術創新為一體的國家環保科技產業基地,打造“科技綠谷”。探索推進環境服務從政府公共服務中分離,形成環境服務產業化。

  “不要撿到籃子就是菜,不加選擇地發展產業!边@是貴安新區在建立有利于綠色生態產業發展政策體系道路上的積極探索。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立足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全過程,抓緊制定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政策,發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導向、激勵和約束作用。

  一是從產業準入關口入手,從源頭上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探索制定直管區四大功能區域產業“負面清單”,引導和鼓勵功能區域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二是健全多元投入機制,投融資政策須有明確的生態環保導向,加大對生態環保的財政投入力度,建立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推進排污權抵押貸款、綠色信貸等綠色金融創新試點,吸納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有關項目資金傾斜支持,爭取將新區整體納入國家循環經濟試點。三是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引導綠色消費,倒逼綠色生產。落實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保稅收優惠政策,執行國家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政策,鼓勵節約用水、用電、用氣。

  現在,貴安新區新建的湖潮、龍山、馬場、南部等4個污水處理廠正處在最后的調試階段,即將全部達到試運行條件,建成后,出水水質均可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標準,共可承載約66萬人口的污水排放。在經濟發展楊帆起航的同時,碧水藍天一直陪伴在新區百姓的身邊,徜徉在湖光山色里,是貴安新區最美的光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河北今年壓減煤耗500萬噸 保供潔凈型煤800萬噸以上
山東濰坊為推動節能降耗“壯士斷腕”
國網遼寧電力“液力透平”項目助企業節電費約300萬元
細說環保 “當局工作敷陳”之節能工業
邯鄲市煤炭消費總量首次由升轉降
重慶市開展燃煤鍋爐節能減排行動
湖南力推“電能替代” 落實項目可減排二氧化碳120萬噸
李克強: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 是撒手锏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