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節能減排的大勢我國電力方面除了煤化工的高效率利用,新能源的發展將成為未來能源產業的亮點。我們必須調整電力行業的產業結構,大力提高能效,調整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增加非化石能源的比重。
我國電力行業煤炭能源仍占主導地位
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2012年生產原煤36.5億噸,凈進口2.7億噸。煤炭消費量達到39.2億噸,占全世界煤炭消費的47%。全國能源生產總量折算成標準煤為33.1億噸標準煤,消費總量為36.2億噸標準煤,進口3.1億噸標準煤。
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中,煤炭占比69%。在發電設備中,燃煤機組的裝機容量占到78%。發電量中,前兩年燃煤發電占到80%以上,去年情況有所好轉。
我們必須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提高能效,調整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增加非化石能源的比重。
我國以煤為主的高污染能源結構難以為繼,必須大力發展核電、風電以及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取消風電太陽能項目等行政審批。
政府應大力支持新能源產業
新能源產業不但能拉動當地財政收入和GDP,還符合了“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中央命題,地方官員當然趨之若鶩。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的戰略被各地政府快速跟進。如果說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那地方政府提供的各項支持則給予了各個業內企業最真切的誘惑。
首先是土地出讓條件極為優惠。按照規定,對使用未列入耕地后備資源且尚未確定土地使用權人的國有沙地、裸土地、裸巖石礫地的工業項目用地,在確定土地出讓價格時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最低價標準的30%執行。各地對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基本上都按照這個標準出讓。
其次,在項目的審批上各地政府也大開綠燈。隨著中央簡政放權步伐的加快,地方政府也開始大手筆批復項目。
最后,各地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也提供了便利的資金支持。對于新能源項目,優先安排省級資金。對光伏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優先提供財政貼息。此外,還為企業融資提供貸款擔保等。
加快發展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近年來,我國以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了6300萬千瓦,超過了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風電、太陽能都屬于分散的小容量電源,可以通過取消對風電、太陽能項目的行政審批,以及確認備案等變相審批方式。涉及到土地、環境、上網等問題由各職能部門來處理,有問題由屬地職能機構來協調解決,只是協調不是審批。另外,取消給各地切塊下限制指標的做法,調動積極性來發展可再生能源,加大對新技術的推廣支持、制定標準等。
加快發展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初期財政可以給予適當補貼扶持。然而最根本解決途徑還是要提高技術,降低成本,使風電、太陽能成為人們用得起也愿意采購的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