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發改委消息,2014年重慶市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加快經濟轉型升級,不僅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經濟效益也明顯提升,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幅達到41.1%。
去年,重慶全市上下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大力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和風險管控,在新常態中奮發有為,在轉型發展中創新促變。
在穩中求進主基調下,結構調整不僅是當前的重要任務,更是主動適應、引領新常態,促進經濟轉型的關鍵一招。全年,重慶經濟呈現產業結構、動力結構、所有制結構、區域結構“四個優化”,給力全市經濟轉型升級。
產業結構方面,工業支柱產業支撐作用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苗頭顯露,傳統行業逐步回暖。服務業加快發展,服務貿易、商貿物流、金融業亮點紛呈。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特色效益農業穩中有優,新型農業主體不斷涌現,三次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動力結構方面,投資結構優化,社會民間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半壁江山,工業投資繼續擔綱投資主力軍。消費結構優化,城市消費升級,農村消費升溫。
所有制結構方面,國有投資比重下降,私營個體投資、外商投資比重上升,大企業引領作用增強,質量效益明顯提高,中小微企業數量大幅增長,帶動市場主體結構不斷優化。
區域結構方面,服務業正成為都市功能核心區主打產業,都市功能拓展區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城市發展新區工業化、城鎮化主戰場作用逐步顯現,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特色旅游業快速發展。五大功能區域呈現特色發展、差異發展、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全市一體化科學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