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漢市江夏經濟開發區廟山辦事處與一家節能服務公司正式簽訂路燈合同能源管理協議,協議合作期為5年。根據協議,在今后5年內,這家節能服務公司將投入200萬元幫廟山辦事處改造1800盞路燈。據測算,改造完成后能減少路燈電費近40%,該項目5年可節約電費580萬元,節能服務公司將從節省下的電費中收取部分費用。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合同能源管理簡單說就是“你來掏錢,我來減排”,資金和技術風險由節能服務公司承擔,對于想進行節能減排的業主來說是“一等一”的好買賣。近年來,隨著節能減排的深入開展,交通運輸行業應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成功案例也越來越多,但也有專家指出,合同能源管理作為優勢明顯的市場桿杠應該多加利用,目前的推廣還是太慢。為此,通過采訪相關專家和企業,對交通運輸業應用合同能源管理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探析。
鏈接
啥是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涉及用能方和節能服務公司。節能服務公司與愿意進行節能改造的用能單位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為用戶的節能項目進行投資或融資,向用戶提供能源效率審計、節能項目設計、原材料和設備采購、施工、監測、培訓、運行管理等一條龍服務,通過與用戶分享項目實施后產生的節能效益實現贏利和發展。
節能服務公司的服務從對客戶進行能源審計開始,然后進行節能項目的方案選擇、可行性研究與改造工程設計,擬用設備、材料的選型并用其自有資金進行采購,設備安裝與調試,客戶操作人員培訓與操作規程制定,合同期內所改造的設備的維修、管理,直至系統節能量檢測。這種系統化的節能服務是一般設備廠家無法提供的。
在節能效益分享模式下,節能服務公司以分享節能項目實施后獲得的節能效益收回項目投資,這就意味著節能服務公司為客戶承擔了節能項目的技術風險和后續的經濟風險。用能單位向節能服務公司支付的是項目實施后產生的節能效益的一部分,在項目建設階段不承擔建設項目的資金投入,項目建成后也不額外增加費用來支付給節能服務公司。合同期滿后,由節能服務公司投資建設的項目會無償轉讓給用能單位。
優勢
引社會資金解融資難題
“規劃設計、設備改造、人員培訓……節能減排不僅需要資金的支持,還要承擔技術失敗的風險,是業主單位開展節能減排的主要顧慮。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把這些顧慮都轉移到節能服務公司身上!睋本┦薪煌ㄐ袠I節能減排中心相關專家介紹,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優勢在于業主單位無需投入大量資金即可引入節能產品、技術和專業化服務,通過吸引社會資金完成自身的節能減排改造,借能效信貸東風解節能融資難題。
其次,節能服務公司在能耗診斷、節能改善方案評估、節能工程方案設計、工程施工和監理、資金與財務計劃安排及后續測量與驗證等方面都較業主單位更具專業水準,可以向業主單位承諾節能量或節能率,保證客戶可以馬上實現能源成本的相對下降。節能服務公司投入的成本和預期的利潤只有在實現節能目標后才可以回收,會促使節能服務公司確保節能量的實現。
此外,業主單位借助節能服務公司實施節能服務,可以獲得專業節能資訊和能源管理經驗,提升管理人員素質,促進內部管理科學化,有效提升企業整體的能源管理水平。
記者了解到,完成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節能服務公司除了可以獲取一部分節能利潤外,還能拿到國家給予的財政獎勵。2010年,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下發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辦法》顯示,每節約一噸標準煤,節能服務公司至少能得到300元獎勵。
阻礙
節能效益核算還需標準化
一方省錢避風險,一方獲得利潤和獎勵。如此“雙贏”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廣卻并不理想。據了解,國家財政下撥的合同能源管理獎勵資金每年都有結余。
“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中,節能測量及效益核算方式是關鍵,實際操作當中,業主單位要求節能服務公司承諾達到一定的節能效果。因此,對于合作雙方如何核定最后的節能效果,是核心問題,也是容易產生分歧的地方!苯煌ㄟ\輸部科學研究院副總工李忠奎舉例說,比如有一家高速公路公司,應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對隧道照明進行LED節能改造,項目完成后,節能服務公司要求從每個燈節省的電費中提取利潤,但高速公路公司認為,通過合理管理,隧道平時照明只需要開部分燈,所以節省的電費不應該按照所有燈計算,于是分歧就產生了。所以李忠奎建議,盡快完善交通運輸企業應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政策和標準,切實為交通節能減排項目準入、建設運行、監督監測等工作提供依據,加速合同能源管理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同時,可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業主單位與節能服務公司之間的意見分歧,推進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順利實施。
據了解,目前交通運輸行業計量和監測等能源管理能力較為薄弱。交通運輸工具能源計量器具智能化升級工程、交通運輸工具在線能耗監測數據校核、交通運輸節能在線監測服務平臺等工程尚未完成,使得交通運輸業的能耗尚未做到分類、分項、分戶計量,影響了能源消費統計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因此專家建議,一方面要促進企業開展能耗管理基礎能力建設,另一方面要針對交通領域除電能以外的汽柴油、天然氣制定業內公認具有科學性、權威性、普適性的節能量核算技術準則,為用能企業提供技術支持。
此外,國家到地方政府出臺的獎勵補貼政策,稅收減免機制大部分針對節能服務公司,對于用能企業的獎勵和激勵機制尚未形成,特別缺少針對交通運輸行業的獎勵激勵政策,應出臺政策對用能方也進行獎勵提高其積極性。
案例
北京地鐵年節電兩千多萬度
“十二五”期間,北京地鐵運營公司累計實施了10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共更換使用LED綠色照明10萬支,對18座車站通風空調系統進行節能優化,實現年節電2580萬度。其中,LED綠色照明節電率達到50%以上,空調系統改造后節電率達到30%。2013至2014年度實施的LED照明改造,分別納入北京市科委《地鐵LED照明研究與示范工程建設》、科技部《地鐵用模塊化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研發及示范》示范工程。
據北京地鐵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應用合同能源管理,該公司在項目規劃上,堅持先試點,總結改進后再擴大推廣實施的循序漸進發展模式。在項目實施階段采取第三方抽樣檢測、現場監理等一系列質量控制措施。在項目節能量計量、審核上力求嚴謹,嚴格現場加表計量并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節能量審核。在開展試點項目的同時,通過實踐總結,制定《合同能源管理辦法》,明確管理職責、業務流程,為節能機制推廣提供制度保障。
此外,北京地鐵運營公司注重加強與北京節能環保促進會和北京節能環保中心等行業協會、公共服務平臺的交流與合作,在節能技術、產品等各方面實現資源共享以及與綜合能力強,在行業內有良好業績和影響力的大型節能服務公司直接合作。
據介紹,由于合同能源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為用能單位節能技改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融資方式,且項目的實施對用能單位而言基本上是零風險,通過全面的項目管理,完全可以實現用能單位和節能服務公司共贏,今后仍是地鐵公司實施節能技改的重要應用模式。
他山之石
美國:
政府和公共機構是主要參與者
發達國家合同能源管理實施較早,市場機制較為完善。美國是世界上合同能源管理發展較為迅速的國家之一,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合同能源管理市場。因此,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為促進節能和環境保護,通過各種政策措施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的發展。美國的合同能源管理機制肇始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整個產業在八十年代后開始快速發展,特別是在九十年代,合同能源管理產業的發展速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盡管在2003年到2004年由于一些因素的干擾,合同能源管理產業發展放緩,但仍然保持著增長態勢,隨著2005年美國國會重新審定政策和法規,美國的合同能源管理產業發展又出現了強勁勢頭。
美國的合同能源管理市場主要是由MUSH(municipal,university,supermarket,hospital,即當地政府、大學、超市、醫院)市場、聯邦建筑市場、工業合同能源管理市場以及居民合同能源管理市場構成。其中,美國聯邦政府和公共機構是合同能源管理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兩者在整個合同能源管理產業所占比重超過80%。
美國政府對合同能源管理有利的政策包括:政府制定了有關建筑物節能的標準和法規;政府制定了有關環境保護的法案;政府頒布的若干能源審計的標準;各州政府關于電力公司進行綜合資源規劃(IRP)的法案(節能服務公司ESCO參與其中);國會通過了有關聯邦政府的所有辦公樓宇至2005年節能30%的目標的議案;國會通過了有關聯邦政府機構應與節能服務公司合作進行合同能源管理實現節能目標的議案;美國能源部對政府機關進行具體的指導和幫助,制定了若干關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指導性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