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國內上市公司應做好節能環保的排頭兵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5/1/5 13:57:17 用手機瀏覽

  環保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話題。近年來,多家上市公司被曝出環境污染事件,涉及化工、醫藥、石油、礦業等諸多行業,引發社會強烈關注。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去年12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近四成上市公司存在環境違規記錄,一批屢屢超標違規排放的重化工上市公司已成為霧霾風險源。報告指出,在廢氣污染源中,火電、鋼鐵、水泥、有色金屬冶煉、化工五大行業的上市公司下屬企業排放量大,且普遍存在高比例環境違規情況。如鋼鐵業上市公司,36家上市公司中有34家曾因環境表現不佳被監管部門披露,存在236條監管記錄,違規比例達90%;電力業有近80%上市公司存在不良環境監管記錄。

  筆者認為,上市公司之所以屢屢成為環境事故的罪魁禍首,主要原因有:一是上市公司大多是行業龍頭,對于地方而言已經成為“大而不倒”的企業,環保部門執法缺乏強硬手段起不到震懾作用。二是缺乏有效的追責機制。企業在惡意排污的過程中,可能收獲了不菲的回報,但他們為此接受的環保罰款可能只有幾萬元或十幾萬元,如此輕處罰,往往很難讓污染企業引起高度重視,這也導致近年來惡意排污問題的瘋狂上演。

  可喜的是新《環保法》已開始實施。新《環保法》授予各級政府、環保部門許多新的監管權力,包括環境監察機構可以進行現場檢查,授權環保部門對造成環境嚴重污染的設施設備可以查封扣押,對超標超總量的排污單位可以責令限產、停產整治。同時,新《環保法》針對違法成本低的問題,設計了按日連續計罰規則,罰款數額上不封頂,這將倒逼違法企業迅速糾正污染行為。此外,領導干部虛報、謊報、瞞報污染情況,將會引咎辭職。

  按新《環保法》要求,只要不達標排放就嚴懲,因此上市公司要下大力氣做好環保準備,該技術改造的就技術改造,該上環保設備的就趕快上設備。同時,上市公司也應按照有關法律要求及時、完整、真實、準確地公開環境信息,并定期發布企業環境報告書。信息公開以后,對企業的融資、貸款、招投標以及產品的銷售,都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將倒逼企業自覺地維護環境保護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一元塑料袋背后,是港澳政府力促環保的決心
李克強:加快火電、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多地為環保叫停水產養殖,農業農村部回應:“不贊成一
中國將在水利能源交通環保等多領域加大投資力度
空氣能熱泵助力“煤改電”治理大氣污染
50萬噸動力電池待回收 安全環保成難題
多地公布藍天保衛戰“作戰計劃” PM2.5將降多少?
京津冀24日將迎新一輪重污染 北京環保部門實施全時執法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