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主動適應新常態,大冶將以節能環保產業為突破口,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具有高成長空間、高技術含量的產業集群,來支撐大冶的未來發展。近日,大冶市召開相關會議確定未來發展風向標。
近年來,大冶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出臺差異化政績考核辦法,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把生態保護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目標管理考核。大冶關閉“五小”企業314家,為可持續發展騰出了環境容量和發展空間。同時,大冶還全面推進了“治山、治水、治氣、治土”等四大重點工程,并成功引進了一批生態環保產業項目,生態產業呈蓬勃發展之勢。特別是首屆鄉村園博會的成功主辦,探索出了一條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互動雙贏的新路子。
據大冶市市長李修武介紹,大冶將設立20億元的環保產業發展基金,加快環保科技產業園規劃編制,全力推進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建設。同時,大冶將加快推進博天環保、宇星環保、碧水源等重點環保產業項目建設,力爭形成一批節能環保產能。在此基礎上,用好“中國高端環保裝備制造生產基地”金字招牌,大力引進一批科技型環保企業,著力打造中部地區高端環保裝備產業聚集地。2015年,大冶將全力支持大冶有色加快實施城市礦產項目,并以環保裝備制造、LNG“氣化長江”、城市礦產三大板塊為基礎,加快申報國家節能環保產業高新技術示范區。此外,大冶將加快非金屬新材料產業園的建設步伐,盡快在市域內布局一個集方解石、建筑石料用灰巖等非金屬礦產開采—深加工—銷售產業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