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節約能源法》,充分發揮能效標準、標識和行業能效標桿在促進工業企業持續提升能效方面的引領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正式印發了《全國工業能效指南(2014年版)》(以下簡稱《指南》)。
政策落地提供有力支撐
推進工業綠色轉型、提升工業能效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措施。《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主要工業產品單位能耗持續下降;《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都提出新建高耗能項目單位產品(產值)能耗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用能設備達到一級能效標準。
“十二五”以來,我國已制修訂了73項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和54項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標準,基本覆蓋了主要高耗能行業。這些標準的制定和貫徹落實,有力地支撐了能效對標達標、淘汰落后用能設備、發布能效標桿、淘汰落后化解過剩產能等工作的開展,保障了工業節能目標的順利完成。
樹立能效標桿
工信部節能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更好地發揮能效標準、標識在政府監管企業用能行為、企業貫標等方面的支撐作用,按照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改革精神,參照負面清單等管理模式,工信部節能司系統整理了主要工業領域的節能數據、標準、標識,編制完成了《指南》。
據介紹,“工業能效概況”主要系統分析整理了全國2000年以來重要節點年份的工業尤其是六大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費總量和結構數據。這些數據反映了我國工業節能的基本情況。
“行業和地區工業能效概況”主要收集整理了分行業工業能源消費量,以及分地區的工業規模、能源消費總量和工業能源結構數據。這些數據主要用于指導地方政府總體把握工業節能工作。
“重點行業產品和工序能效”主要收集整理了重點用能行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限定值、準入值和先進值,并匯編了行業能效標桿指標、行業平均指標和國際先進指標。這些數據主要用于指導開展工業能效對標達標等工作。
“高耗能設備(終端用能產品)能效”主要收集整理了風機、水泵、電機、鍋爐、通用設備等工業領域主要耗能設備能效標準,匯編了能效限定值、節能評價值或1級能效指標,以及部分能效標桿設備指標。這些數據主要用于指導淘汰落后設備,推廣先進節能設備產品。
該負責人表示,《指南》的發布,旨在貫徹能耗能效標準、樹立能效標桿、強化工業節能監察、引領工業能效提升,最終促進工業綠色轉型。由于是首次編制發布,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希望《指南》的使用者予以批評指正,使之不斷充實完善,更好地指導工業能效提升工作,服務工業綠色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