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地方動態 >> 正文
下大力實施節能改造工程 建好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來源:中國節能在線 時間:2014-12-26 14:34:55 用手機瀏覽

  實施節能改造工程,既是江西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經濟競爭力的迫切需要,是我省建設好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生動實踐—

  今年7月份,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下發了關于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第一批)的通知,江西省全境列入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地區。11月份六部委又正式批復了《江西省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標志著我省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也是江西省第一個全境列入的國家戰略。

  生態文明的核心內涵是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可持續發展,核心目標是將生產和消費活動規范和控制在生態承載力、環境容量限度之內,通過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降低污染產生量,最終降低社會經濟系統對生態環境系統的不利影響。因此,只有通過節約能源使用,減少污染物排放量,降低環境的污染負荷,才能保障可持續發展所必需的環境承載能力,維持經濟發展和人居環境改善所必需的環境容量。毫無疑問,實施節能改造工程,是我省建設生態文明的具體實踐,是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重頭戲。做好節能改造工程,既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經濟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因此,應采取綜合措施,下大力氣全面推進我省節能改造工程的實施。

  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搶抓國家政策機遇,積極幫助節能改造項目申報國家財政獎勵

  建設好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要緊緊抓住國家政策支持的各項機遇,不斷增強先行示范區建設的活力和動力。

  《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資金管理辦法》提出,中央財政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企業實施節能技術改造給予適當支持和獎勵。獎勵資金支持對象是對現有生產工藝和設備實施節能技術改造的項目。中西部地區按300元/噸標準煤給予一次性獎勵。國家發展改革委每年都會組織申報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備選項目,對節能技術改造項目予以獎勵。

  《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和貼息項目管理辦法》提出,以投資補助和貼息方式對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投資項目進行獎勵。國家發展改革委每年都會組織申報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中央預算內投資備選項目,對重點節能工程予以獎勵。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的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以及公共機構節能改造項目按年節能量和規定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獎勵資金由中央和省級財政共同負擔。其中:中央財政獎勵標準為240元/噸標準煤,省級財政獎勵標準不低于60元/噸標準煤。有條件的地方,可視情況適當提高獎勵標準。國家發展改革委每年都會組織申報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備選項目,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予以獎勵。

  江西省節能中心等有關部門、機構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幫助節能改造項目申報國家財政獎勵。

  加快制定符合江西省省情的節能專項資金需求規模、遞增計劃及資金管理辦法,逐步加大節能改造項目地方財政獎勵力度

  《江西省省級節能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對工業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如電機系統節能、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能量系統優化等年節能量在1000噸標準煤以上的工業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進行獎勵扶持。自2008年以來,我省連續安排省級財政節能專項資金支持了一大批節能改造項目建設。目前,大多數設區市也設立了節能專項資金,但資金總量小且每年增幅不大,有的地方沒有制定相關管理辦法,難以發揮財政資金的積極引導作用。

  為達成我省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示范定位、階段目標、六大任務,要積極發揮省節能中心等機構節能政策、法規、規劃及管理制度研究的職能,充分調研,提出符合我省省情的節能專項資金需求規模、遞增計劃及資金管理辦法,督促全省各級政府繼續加大節能投入,規范節能專項資金的使用,逐年提高節能專項資金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引導企業加強節能技術改造。

  不斷加強能效標識管理,大力推進能效對標工作,開展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運用節能倒逼機制引導企業實施節能改造

  作為微觀經濟活動的主體,企業是國家最主要的用能者,因此企業理所應當承擔節能降耗的主要責任。在許多企業不愿意節能降耗的背景下,只依靠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來調節企業自身的行為是不現實的,必須通過政府這只“有形的手”的調控,充分利用經濟手段、政策手段和監管手段,形成“倒逼機制”,從而約束企業的自利行為,改變企業不急政府急的現狀,盡快實現節能降耗的目標。

  實施梯度資源價格。目前,我省已從季節性、時段性的缺電,轉為長期性、常態性的缺電。實施有序用電,自覺節約用電,是應對缺電的有效途徑。通過制定有序用電政策,把有限的電能向低能耗、高產出企業傾斜,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主動開啟“節能引擎”,走降耗增效的發展新路。

  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做好“萬家企業”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和省重點用能企業的節能監察。要積極發揮省節能中心等機構開展節能宣傳、培訓及信息傳播、咨詢服務的職能,組織開展節能診斷活動,邀請節能專家和節能服務公司對重點用能單位開展上門節能診斷服務活動,幫助企業分析能源利用狀況,挖掘節能潛力。

  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手段,淘汰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落后產品、技術和工藝設備,并根據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逐步淘汰一批不具有能源資源利用優勢、產品附加值較低的相對落后產能。對屬于國家和我省淘汰和限制類目錄的企業,要依法執行差別電價和水價,對產品單耗超限額的企業實行懲罰性電價,利用價格手段促進淘汰落后。省節能中心要積極承擔并加強能效標識管理,開展能效對標工作,組織開展節能技術、產品和新機制推廣,配合節能主管部門開展淘汰落后產能工作。

  注重發揮社會公眾監督作用。在形成“倒逼機制”的同時,政府還應重視引導社會公眾進行監督。當前,社會公眾對企業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社會公眾對那些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認同度比較高,加強社會公眾監督會對逃避社會責任的企業形成社會輿論壓力和道德約束,可以促使企業把追求利潤的行為跟社會的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提高節能降耗的自覺性。

  新聞鏈接

  《江西省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提出了示范定位、階段目標、六大任務,以及重點工程和行動計劃等。

  示范定位:中部地區綠色崛起先行區,率先走出一條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新路子,成為中部地區綠色崛起的排頭兵和示范區;大湖流域生態保護與科學開發典范區,積極探索大湖流域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新模式,走出一條生態良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的文明發展之路;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區,深入推進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等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建立地區間橫向生態補償制度,不斷健全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考核評價機制,形成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保障和長效機制。

  階段目標:到2017年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到2020年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六大任務: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行綠色循環低碳生產方式、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化建設、創新體制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財政部、發改委:強化節能減排示范城市績效約束力
云南代省長陳豪強調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青海: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節能減排
與綠色山水相融的新城 貴州省新區積極推進環保工作
陜西鎮安縣著力打造生態文明縣 推動節能減排
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新《環境保護法》解讀會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會見芬蘭環境部長
我國發布首個綠色發展示范區實施方案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