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重慶市召開環境保護工作會。重慶市環保局長史大平通報了2014年該市環保工作情況,并部署了2015年環保工作。他表示,在重慶五大功能區戰略規劃下的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截至12月23日達到244天。同時,2015年起將深化生態文明體質改革,進行排污權交易。
史大平在會議上通報了2014年重慶市環保工作情況。在重慶市五大功能區戰略規劃下,該市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截至12月23日達到244天,同比增加38天,地表水水質總體良好,三峽庫區水質保持穩定,長江干流水質為優,城鄉飲用水源總體安全。
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上,重慶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召開重慶市生態文明建設大會。重慶在環保領域完成了9項年度改革任務,并發起成立規模為10億元的全國第一支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
史大平稱,2015年起將把排污權以廢氣票、污水票、垃圾票(簡稱“三票”)形式進行交易及抵押融資,促進城鄉環境資源資本有序流動。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向區縣分類下放45類90種環保項目審批權限。同時,重慶市公安局將成立環境安全保衛總隊,使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
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作用凸顯。制定并實施五大功能區差異化環保政策,嚴格執行產業禁投清單。當地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重慶環評審批新建項目4196個、涉及投資5600億元,環保驗收新建項目2100個、涉及投資2800億元。建設萬州、大渡口、大足等特色環保產業園區,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隨著重慶市環保“五大行動”推進,重慶2014年共完成2000余個污染防治項目。關閉若干個電廠,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6.4萬輛。在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完成25個湖庫整治,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民生實事完成650個項目、啟動900個項目,均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2015年,重慶市環保局主要目標是全面完成“十二五”生態環保規劃目標任務,加快構建比較完整的環保制度體系,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PM2.5平均濃度持續下降。三峽庫區水環境安全,長江干流水質不低于上游地區來水水質,保障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