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漸行漸近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14/12/11 14:08:44 用手機瀏覽

  當地時間12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利馬會議中國角系列邊會活動中透露,截至今年11月底,我國已經交易二氧化碳 1436萬噸,累計成交金額突破5億元。這意味著我國碳交易機制的探索已經初步取得良好成效,市場機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碳排放權交易是給企業排放設定上限,通過配額交易降低減排成本的重要制度。早在2011年,我國就已經確定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自2013年 6月以來,深圳、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湖北、重慶等7個碳交易市場相繼鳴鑼開市,拉開了我國碳交易從無到有的序幕。解振華表示,目前,我國已經有5個碳交易市場順利完成了第一個年度的履約工作,其余也即將進入履約。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副司長孫翠華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7個省市的碳交易試點都明確了交易范圍,設定了控制碳排放的目標,建立了碳排放的核查體系,也建立了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平臺,并開展了相關能力建設,試點進展順利,成績顯著。

  隨著碳交易試點的順利推進,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有關專家指出,我國仍處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同時,氣候變化對城市建設、農業、林業、水資源等影響加劇,也迫切需要采取積極的適應行動。從外部環境看,國際社會已就控制全球氣溫升高不超過2℃達成共識,并將進一步強化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安排。因此,我國有必要加快探索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構建起更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的碳排放市場制度體系。

  今年9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兑巹潯访鞔_提出,為應對氣候變化,我國將深化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

  據了解,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著手研究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包括確定碳排放交易的邊界和范圍,制定出相關的管理細則,研究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和市場調節機制,完善國家的碳交易注冊登記系統,并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建立起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

  不過,由于碳交易在我國仍然處于起步發展的試點階段,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建立仍然面臨重重困難。一方面,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基礎還相對薄弱,相關法律法規和體制機制還不健全,財稅、價格、金融等政策需要進一步創新,市場化機制需要進一步強化。另一方面,從現實操作層面看,企業對于碳排放交易的熱情以及履約情況,也將對碳交易市場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從試點情況看,多地在履約期臨近之時都出現了推遲履約期的情況。

  專家建議,在總結前期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我國應加快研究制訂碳排放交易總體方案,明確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的戰略目標、實施步驟和配套措施;做好碳排放權分配、核算核證、交易規則、獎懲機制、監管體系等方面制度設計,制定全國碳排放交易管理辦法。同時,應進一步完善投資政策,探索運用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多種手段,引導社會資本廣泛投入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根據碳市場發展情況,研究碳金融發展模式,在重點發展好碳交易現貨市場的基礎上,研究有序開展碳金融產品創新,并引導外資進入國內碳市場開展交易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我國碳強度下降目標提前3年完成
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
新模型精準預測土壤“碳排放”
四川省率先完成新一輪企業碳排放報告、核查與監測計劃
加快出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
國內首個碳排放檢測研究實驗平臺完成調試
海南將示范建設綠色低碳海島獨立能源系統
西寧生物園區向綠色低碳循環進軍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