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9日,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利馬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舉行會談,就氣候變化相關問題交換了意見。
解振華強調,中國及“基礎四國”對2015年協議的談判有幾點基本立場。一是必須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二是國家自主決定的貢獻范圍應全面涵蓋減緩、適應、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各個要素。三是2015年對各方貢獻開展事前評估將分散各方談判精力和時間,不利于2015年協議如期達成。四是應落實巴厘路線圖談判成果,推動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盡快生效,明確到2020年每年1000億美元籌資目標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五是2015年協議應平衡全面反映各方觀點,通過多邊談判找到妥善解決方案。解振華表示,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發表后,各方反應總體積極正面。中國將爭取于明年第一季度提交2020年后國家自主決定貢獻目標。中國將繼續探索如何將南南合作做實,重點解決發展中國家關心的適應問題。只有各方攜手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潘基文高度評價中方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領導力,表示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具有歷史性意義,將對氣候變化談判和行動產生重大影響,中美兩國為解決“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問題樹立了典范。聯合國方面和相關發展中國家對中國建立南南合作基金,并向聯合國捐款專門用于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表示高度贊賞。希望中方在氣候變化談判中繼續發揮領導力,推動2015年協議如期達成,聯合國方面對此寄予厚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