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 (2014-2020)》,明確了我國能源發展的五項戰略任務,從能源安全、能源清潔利用、能源體制改革等多方面提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能源發展的路徑,并提出一系列約束性指標。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將成為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搶占科技競爭制高點的“先手棋”,而目前深圳光是從事節能技改的企業就超過150家,節能減排潛力巨大,以深圳供電局為例:一年來共結余碳配額9841噸,幫客戶節電1.28億度。
節能減排 潛力無限
據悉,此次出臺的《行動計劃》提出堅持“節約、清潔、安全”的戰略,明確表示,能源戰略、節約優先,且要把節約優先貫穿于經濟社會及能源發展的全過程,以較少的能源消費支撐經濟社會較快發展。
《行動計劃》重點實施四大能源戰略:即節約優先戰略,把節約優先貫穿于經濟社會及能源發展的全過程;立足國內戰略,將國內供應作為保障能源安全的主渠道,到2020年,能源自給能力保持在85%左右,能源儲備應急體系基本建成;綠色低碳戰略,把發展清潔低碳能源作為調整能源結構的主攻方向;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改革步伐,到2020年,基本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能源市場體系。
數據顯示,以深圳為例:光是從事節能技改的企業就超過150家,節能潛力巨大 ,有了《行動計劃》,當地節能公司的盈利能力會逐步增強,企業的發展勢頭也會更加迅猛。
去年6月,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正式運行,成為我國首個正式運行的強制碳市場。其中,深圳供電局作為首批碳排放管控企業,一年來共結余碳配額 9841噸,大力開展辦公場所照明改造,更換LED燈1500多盞,年節約電量約為10萬度,預期實現收益約68萬元,真正實現了公益與盈利的雙贏。
深圳供電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下半年,該局為200家大客戶分類開展初步節能診斷服務,即電磁技術節能、蓄冷空調應用、LED照明改造和電機能效提升四個專項領域。若客戶有明確改造意向,深圳供電局還將在初步節能診斷的基礎上,免費提供深度節能診斷,有效推動客戶節能項目轉化。從而在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持續的支持外,減少企業的負擔,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
綠色變電站 節能無害
在節能減排的同時,不少電力企業也十分注重綠色變電站的建設。不過有人士擔心,建設變電站或會給附近居民生活以及健康帶來影響。
實際上,綠色變電站的建設與目前中心城市人口過于集中是分不開的。一方面,可用于電網建設的土地越來越少,另一方面,城鎮化的深入推動也離不開堅強電網的支撐。為有效保障可靠供電,亟需在城市中心區電力負荷密集區規劃建設變電站(110千伏變電站合理供電半徑一般為1.5公里左右),這也是國內外的通行做法。
為此,供電企業在建設綠色變電站的同時,還積極采用先進設備和技術等手段,在電網建設的全過程貫穿節能環保的要求,全力打造綠色電網,力求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
據環保領域專家介紹,輸變電設備電磁感應不會危害人體健康。電磁輻射是指高頻率的射頻,國家環保局規定的電磁輻射防護限值最小頻率為10萬赫茲,而高壓輸電的頻率僅為50赫茲,不屬于電磁輻射范疇,只產生微弱的電磁感應。電磁感應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人類生活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磁場包圍中。
事實上,早在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向各成員國推薦使用ICNIRP(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的《限制時變電場、磁場和電磁場 曝 露 (300GHz) 導 則 》(ICNIRP1998)。其中提出的標準限值是工頻電場強度不超過5千伏/米,磁場強度不超過100微特斯拉(1毫特斯拉=1000微特斯拉),在此范圍內的極低頻(電網頻率固定為50赫茲)電磁場對人體無害。
相比國際標準,我國現行標準更為嚴格,規定4千伏/米作為居民區工頻電場的評價標準,100微特斯拉工頻磁感應強度的評價標準。即變電設施周邊的工頻電場強度不超過4千伏/米,磁場強度不超過100微特斯拉就符合國家標準。
另據實測數據,變電站電磁感應強度,不但遠低于國家標準,也遠低于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冰箱、電視機,以及其他常見電子設備。變電站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微弱,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在我國,變電站值班人員長期在變電站內工作,我們的職工宿舍也建在110千伏崗廈變電站上方,無專門的電磁輻射防護裝備,而長期健康監測以來,均未發現任何因電磁感應致病和受電磁輻射影響的案例”。供電局工作人員舉例說明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