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減少能源津貼,這不僅是為了刺激經濟,也是為了能減少分配不公,限制碳排放,用更靈活的方式幫助窮人
值得贊揚的是,從印尼到印度,從突尼斯到馬來西亞,很多國家最近幾個月減少了政府的直接能源補助。
由10月開始,馬來西亞的能源價格全線上漲?偫砑{吉布在宣布減少政府津貼的決定時說:“如果我們出于真誠、愿意犧牲、不期待任何回報,那么真主會給我們更豐厚的獎勵!痹诎<埃蛢r格到7月止已經上漲78%,總統塞西要求民眾抱著犧牲的精神,就好像1973年對以色列戰爭期間那樣做,只為了“重新奪回國家尊嚴”。在印尼,新當選的總統佐科•維多多近日讓全國汽油和柴油價格上漲了1/3。他指出,之前的政府津貼是浪費,因為這種補助對窮人的幫助很有限,F在這樣做,將節省下來的錢用于修建道路,投資教育和醫療,會更明智。在伊朗,因為經濟壓力,魯哈尼政府也首次提出將減少能源價格補貼。
2014年,政府削減甚至取消能源津貼已成為潮流,原因有很多。首先,由于4年來能源價格首次大幅度下降,使消費者對取消津貼的耐壓能力增加。在民主國家如巴西,競選者也敢于把取消能源津貼作為競選政策之—而不懼怕可能的政治反撲。其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其他金融機構—直在敦促各國進行能源津貼改革,視其為矯正市場扭曲、減少政府赤字、減少行業壟斷、對抗碳排放的主要手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干事拉加德曾說;“在國際范圍內,各國政府給出的能源津貼規模是驚人的,但是對于最需要幫助的人群,這個手段是最無用的。因此,采取削減手段不僅對預算有利,對經濟有利,也對地球有利!
統計數據對改革派而言也是有利的。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全球每年約有2萬億美元的資金用于補貼能源,美國作為頭號補貼大國,每年開銷5000萬美元,中國在第二,每年補助2790萬美元。俄羅斯以1160億美元排在第三。所有發展中國家政府每年的能源補助開銷是5000億美元左右,這些錢要是用于投資基建和教育醫療,對窮人的幫助更直接。在—些國家,整個經濟產出的10%用于補貼,以維持相對較低的能源價格。在—些非洲國家,政府的能源補貼甚至和醫療投入相當,這導致很多非洲國家的發電站因為電力低價銷售而不愿意投資提高生產效率、改善服務。
美國參院外交關系委員會曾把能源補貼支出稱為“全球洗劫”,因為這些錢原本可以用于其他方面,切實改善窮人的生活水平。平均而言,能源補貼對于富人的幫助是對窮人幫助的6倍,因為只有中產階級以上的人群有能力負擔私人車輛。
在全球范圍內形成的共識有助于最終切斷能源津貼,盡管很多國家要做出這個決定依舊非常困難。在尼日利亞和蘇丹,當政府試圖減少能源補助,往往爆發暴亂。
10月,印度新當選總理莫迪宣布將結束對柴油的補貼,同時提高天然氣價格。作為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大國,這個政策帶著莫大的困難和決心。世界應該為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加納、土耳其等國家做出的犧牲鼓掌,這個決定代表著政府的成熟,代表著對全球需求的理解和對全球事務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