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煤炭、天然氣作為重要的能源資源,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作為非再生性能源,這些一直是我國短缺性戰略物資。根據統計數字顯示,我國的人均石油、天然氣、煤炭的可采儲量分別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1%、4.3%和55.4%,石油資源僅占世界總量的3%。在能源儲量不足的同時,中國卻有多種產品的單位能耗比國際平均水平高出46%。超量的能源消耗也促使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急劇增加,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中國要建立節能型社會,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節能減排,中國政府開啟政策綠燈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十分重視環境問題。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完成的《中國國家能源戰略和政策》甚至提出 “為確立節能的重要戰略地位,建議將節約資源提升到基本國策的高度。
事實上,不僅是財稅支持,整個“十二五”期間,我國在節能環保領域的投入都將有跨越式前進。業內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的環保投資將達3.1萬億元,較“十一五”期間的1.54萬億投資額大增121%。
國家在鼓勵政策出臺的前提下,加大投融資層面的相應政策,促使有實力的節能服務公司做大做強并與國際接軌。從資金渠道來看,雖然我國大部分節能服務公司仍以自有資金投入為主,但目前節能市場的發展速度已經顯示出了銀行貸款近年明顯增加的態勢,而且額度不斷提高,風險投資和租賃業務正在加速進入節能服務市場。眾所周知,商業銀行都建立了內部激勵機制,鼓勵業務部門積極開展金融創新,加大推行“綠色信貸”的力度!笆濉逼陂g,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有國務院發改委課題研究的成果出臺并實施,金融租賃有望成為節能服務行業的主要融資方式之一,銀行的“綠色信貸”可以說是利國利民,同時對金融機構本身來說,也是在沒有風險的前提下,提升和開拓了巨大的金融信貸市場。
鼓勵企業運用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加大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工作力度而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肯定為有眼光有魄力并有意進入節能服務行業的金融機構提供了利好的風向標,在短期內,商業銀行的“綠色信貸”一定會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這個風向標起到的連鎖效應是促進金融租賃公司及相關業務的迅速發展,已經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和有思想準備的風投公司和各種基金也肯定會立刻做出反應,大型節能服務公司將會上市融資,促進股市發展,加強民間資本在這個行業又快又好的發展和利用。國家政策也應該加大推行已經實施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未來預期權益獲得融資的辦法,這一點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投資行業的魄力!目前的政策和金融市場現狀,還遠遠不能滿足節能減排市場的資金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