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鋼鐵企業在節能改造項目中實施合同能源管理商業模式和機制情況進展不一。其根本原因是一些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思想觀念還不適應以市場為導向配置資源的發展形勢和要求。一些大企業人員認為,自己不缺錢,不缺人,什么都可以自己做。實則不然,由于觀念、機制和專業素質原因,企業很多人看不見自身能效改進的差距和潛力。有的企業擔心暴露以往自身在技改設計、管理和生產中的問題,有的企業擔心‘肥水’流入外人田,有的則缺少開展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平臺、機制和人才!痹诮照匍_的2014年全國冶金能源環保生產技術會上,一位大型鋼鐵企業環保部門負責人如此表示。
距離2015年1月1日新《環境保護法》實施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一系列更加嚴苛的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也于近期實施,鋼鐵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節能減排壓力,特別是在生產經營困難的當下。我國鋼鐵工業節能減排到底面臨著怎樣的問題?先進企業是怎樣做的?鋼鐵工業節能環保的發展趨勢和出路在哪里?與會人員針對上述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鋼鐵研究總院教授張春霞總結了我國鋼鐵工業綠色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產業規模大,總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噸鋼能耗持續下降,但由于粗鋼產量增長過快,總能耗上升。二是節能技術仍需進一步完善和開發。亟待開發低品質余熱和爐渣顯熱回收利用技術,亟待解決煤氣高效、高值利用問題和能源流網絡優化問題。三是環保標準愈加嚴格,但缺乏技術、資金和管理支持,F有環保標準未能執行到位,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執法不到位,由此還造成企業間的不公平競爭。四是鋼鐵工業布局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控制水平多層次并存。五是鋼鐵產品出口量大,資源、能源消耗大,環境負荷高。六是綠色發展的產業化技術科技創新能力有待加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