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公布,《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擴大環保產業市場需求。鼓勵多渠道建立環保產業發展基金,拓寬環保產業發展融資渠道。從今日早盤的行業跟蹤情況來看,環保行業早盤崛起,個股多數飄紅。從盤面上看,環保板塊是受到了新政的鼓舞,但是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呢?未來細分行業將如何發展?中國經濟網《對話首席分析師》欄目采訪了銀河證券公共事業分析師馮大軍。
據了解,《意見》特別之處是將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研究開征環境保護稅。對生產符合下一階段標準車用燃油的企業,在消費稅政策上予以優惠。對“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研究調整進出口關稅政策。
馮大軍認為,意見中關于收環境稅的規定將起到很大的作用,環保事業歷來由國家投入,但是受經濟環境影響,財政收入受到不利因素影響,收入減少會也會導致投入受到影響。如果開始收取環境稅,享受環境的個體都繳納賦稅,會緩沖政府資金壓力,環保設施建設也會提速。目前,盡管《意見》已經出臺,但具體時間、做法、力度還未確定,盡管會影響行業發展,分析師也很難會行業增速進行測算。
據了解,節能產業主要包括工業節能和建筑節能等,相關上市公司包括雙良節能、智光電氣、泰豪科技等;環保產業主要涉及污水處理、固廢處理、脫硫脫硝除塵等,其中,污水處理領域上市公司包括碧水源、首創股份等,固廢處理領域主要有桑德環境、富春環保等,脫硫脫硝除塵領域則包括龍凈環保、九龍電力、龍源技術等,重金屬污染防治的龍頭企業則有格林美、永清環保等。
縱觀環保細分行業,馮大軍更加看好固體廢棄物處理,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普遍認為固廢處理是發展最慢、最不成熟的,因此發展空間也較大;其次從國際經驗來看,日本、美國固廢處理產業較成熟,在整個環保產業中的占比也是最大的。因此,在我國看好這一細分行業的發展。關于廢氣處理,我國目前已經非常成熟,廢水處理也到達了發展中期,重金屬處理盡管發展并不成熟,但是由于成本過高,不是幾十億能夠解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