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地方動態 >> 正文
深圳碳交易:半年猛漲數倍 一年跌去六成
來源:鳳凰財經 時間:2014-10-20 14:30:19 用手機瀏覽

    2013年10月17日,深圳碳市場2013碳配額的收盤價為每噸130.9元,隨后一年內,交易價急轉直下,截至上周五(10月17日),已經跌至每噸50元左右,其中2013配額成交量收盤價為每噸50元,2014配額成交量收盤價為每噸47.56元。

    從10月13日到11月7日,國內首只私募碳交易基金“嘉碳開元基金”正式對外募集,保守估計的年化收益率可達25.6%,而在碳價急轉直下的情形下,該基金能否盈利也引起不少業內人士擔憂。對此,深圳嘉德瑞碳交易部經理周金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回應稱,基金設計已經考慮當前碳價低迷情況,“投資都是具有一定的風險性,我相信我們專業團隊對風險的抵御!

    供求和信息失衡致價格波動

    2013年6月18日,深圳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當日成交量達21112噸,收盤價為每噸28元。隨后,碳交易價開始上漲,并呈現波動上漲的態勢,并在2013年10月17日達到最高點,收盤價每噸130.9元,不過此后,碳價急轉直下,開始回落,今年10月以來,碳價一直維持在每噸50元上下浮動,截至上周五 (10月17日),深圳碳市場中的2013配額收盤為每噸50元,2014配額成交量收盤價為每噸47.56元。

    “這是慢慢回歸理性的過程”,一位不愿具名的能源研究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3年深圳碳市場開始啟動時,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市場人士,均對碳價區間并不清楚,出現過高或過低均屬正常,“當時(每噸)130多元是非常高的價格,對企業來說成本非常大,后來經過市場發展和調整,供求關系變得具有可預測性,價格才逐步回落,現在總體來說才是比較合理的價格范圍!

    深圳市低碳經濟研究會會長肖明認為,劇烈波動主要在于市場供求和信息不對稱造成,在碳價最高期間,需求大于供給,不少企業手握碳配額,卻并沒有拿出來流通,這并不能反映真實的供求關系。

    在肖明看來,追逐利潤是投資者的共同心理,投機某種程度上也是投資,“投資者覺得價格還會上漲,就會去買,覺得越來越高了,可能就不賣了,在當前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是正常的行為!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表示,碳排放權交易價格受到交易企業數量、配額總量、交易成本、履約風險和環保政策等多項因素的影響,由于深圳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活躍度較高、交易成本較高,其價格波動幅度較大,需求量的下降必然會催生其交易價格下調,而其它城市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活躍度相對不高,價格波動也沒有深圳市場大。

    首只私募碳交易基金啟動

    從10月13日到11月7日,國內首只私募碳交易基金 “嘉碳開元基金”系列產品正式對外募集!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叽饲皬穆费莼顒又辛私獾,該只基金分為嘉碳開元投資[3.45% 資金 研報]基金和嘉碳開元平衡基金,交易標的分別為CCER(中國核證減排量)和碳配額,其中,“嘉碳開元投資基金”的基金規模為4000萬元,運行期限為3年,而“嘉碳開元平衡基金”的基金規模為1000萬元,運行期限為10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嘉碳開元投資基金的預期保守收益率為28%,若以掉期方式換取配額并出售,按照配額價格50元/噸計算,樂觀的收益率可達45%;嘉碳開元平衡基金的保守年化收益率為25.6%,樂觀估計則為47.3%。在碳價一直走熊的情況下,如此高的收益率預測也引起不少業內人士質疑。


    “投資基金取決于購買的CCER價格以及出售價,具有不確定性”,中創碳投一分析師告訴記者,其掉期模式即是一種置換方式,取決于基本成本價以及與企業談判成的置換補價,“比如一噸CCER換一噸碳配額,再每一噸補給20元,這是置換出來的成本,操作都不確定性,還需要跟企業談判!

    此外,該分析師指出,嘉碳開元平衡基金的操作方案與目前市場實際情況相差大,以湖北市場為例,買入單價保守是每噸32元,樂觀是每噸27元,但目前來看,其碳價在較長一段時間未超過每噸26元,“我不知道怎么操作的細節,個人認為本身方案不太很符合現在市場價格情況,或寫得較早,脫離實際情況了,本身風險更大。”

    對此,周金鑫表示,其碳價低迷因素本身在設計基金的時候已充分考慮,“不過按照我們團隊對2013年深圳履約的情況分析,我們的樂觀和保守收益率的計算也是有一定的把握;至于專家所述的收益率也是有一定的道理,按照我們基金詳細方案來說,要超過此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金昌市國家級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將強制性碳排放目標 納入“十三五”規劃
湖北:碳交易首次履約動員暨核查工作啟動會召開
大氣污染防治條例6月擬出臺初稿
建西部碳交易中心 成都條件得天獨厚
建立“綠碳銀行” 吸引新能源家庭用戶
湖北碳交易市場總成交量突破1000萬噸
兩會期間中國碳交易市場建設時間表確定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