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環保,中國政府相繼出臺對木材等資源的出口限制,這使日本的進口產業及相關行業備受打擊。日本《富士產經商報》日前撰文指出,今年4月,中國商務部網站透露,中國從5月1日起實施禁止中國河砂出口的方針。由于日本從環保角度出發早已禁止開采河砂和海砂,因此成本低,質量好的中國產品一直是日本水泥行業的主要原料來源。盡管4月底中國商務部又發出了推遲實施限制出口的通知,但推遲到何時尚未確定,不過是權宜之計,而環保優先的方針并未改變。對此,主要依賴中國原料的大阪、兵庫生水泥生產行業的人士說:“從今年3月份開始,連瀨戶內海的海砂也禁止開采了。如果中國河砂禁止出口,我們就要陷入絕境了”。根據貿易統計,2005年日本進口的天然砂為607萬噸,其中有70%來自中國,而用于水泥生產的河砂95%都是依賴從中國進口,對日本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此外,從去年10月開始,中國出爐了禁止木炭出口的舉措,此后日本相關行業逐漸實現了從緬甸及北朝鮮的木炭進口多樣化。與此相關的就是一次性筷子問題。目前,中國的森林覆蓋面積已縮小到了僅占國土面積18%的程度。因此禁止一次性筷子的出口,也是早晚的事。據日本一次性筷子進口協會的統計,日本每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費量約為255億雙,其中90%都是中國造。去年12月該協會與中國方面達成了一次性筷子漲價30%的協議。這實際上已體現出了變化的苗頭。
(編輯:廈門節能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