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自2013年末以來業務不斷進行調整。公司自終止前次重大資產重組之后,不斷調整余熱項目,先后終止弘耀、耀華、魯元、洛玻余熱發電項目,轉讓六安項目。在項目獲取方面,參股寧投、云南金源再生資源兩公司,獲取新的余熱裝機空間,并進入廢渣綜合利用領域;
項目的整合,節約資金,可用有限的資源產出更好的回報。公司此前擁有較多的擬建余熱發電項目,但其中一些由于余熱量不穩定,或者建設進度低于預期。終止、轉讓了上述項目之后,節約以及回收的資金,能夠用于未來回報更好的項目上;
儲備項目仍能保證穩健發展,資金不成為擴張的限制條件。公司此前參股寧投公司,并可能收購股權獲得控股地位。作為鐵合金產能大省,寧夏能夠提供可觀的裝機規模(粗略估算在公司現有裝機上增加30%~50%)。公司資產負債率20%左右,每年存量項目提供至少2億元現金流支持(包括票據),資金不會成為公司擴張的限制條件;
公司存量項目受益落后產能淘汰。公司選擇的合作方大多為大型國企或區域龍頭,在霧霾治理、落后產能淘汰的情況下,供給收縮有利于提高存量水泥、玻璃項目的開工率,提高余熱發電產出;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維持2014-2016年EPS0.53、0.71、0.83的盈利預測,給予公司2015年25倍PE水平,維持“增持”評級,維持目標價17.55元;
風險因素:存量項目利用小時數下降,在建項目投產緩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