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際資訊 >> 正文
IPCC報告呼吁重大體制和技術變革減緩氣候變化
來源:氣候局網站 時間:2014-4-14 7:41:00 用手機瀏覽

  4月13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德國柏林發布了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三工作組報告。報告顯示,雖然減緩氣候變化的政策越來越多,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已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只有通過重大體制和技術變革,才能實現全球升溫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

  這份名為《氣候變化2014:減緩氣候變化》的報告指出,通過采取各種技術措施以及行為改變,有可能將全球平均溫度升高幅度限制在超出工業化前水平的2℃以內。但是,只有通過重大體制和技術變革,才更可能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上述閾值之內。

  來自57個國家的235位作者和38位編審參與了該報告的編寫。報告的作者評估了1萬余份科學文獻,并對科學文獻中約1200種情景進行了分析。這些情景由世界各地的31個模式團隊開發,旨在按不同的雄心程度探索各種減緩路徑的經濟、技術和體制上的先決條件以及影響。

  IPCC表示,2000年至2010年期間的排放增速比之前三十年中的任何十年都要快,但各種情景顯示,將全球平均溫度上升限制在2℃是可能的,這意味著與2010年相比,到本世紀中葉要將全球溫室氣體減少40%至70%,到本世紀末減至近零。

  根據報告,要實現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穩定,要求有效地使用能源,并將能源生產、交通運輸、建筑、工業、土地利用和人類居住等各個行業進行減排。此外,將電力生產的排放減至近零是立志雄心的減排情景的共同特征。

  土地是2℃目標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減緩毀林并種植森林已阻止甚至逆轉了因毀林產生的排放增加。通過造林,土地可用于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也可通過生物質發電與二氧化碳捕獲和儲存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然而,迄今為止這種組合尚未呈現規模化,常年儲存在地下的二氧化碳面臨著各種挑戰,并需要對加劇的土地競爭風險進行管理。通過實現土地的多功能用途,可減少這些風險。

  第三工作組聯合主席之一艾登霍費爾說:“有許多不同的路徑均可達到未來不超過2℃的既定目標。所有這些路徑都需要大量投資。避免進一步延誤減緩并利用各種技術限制相關的成本!

  截至目前,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三個工作組的報告均已發布,連同將于今年10月發表的綜合報告,將構成IPCC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

  IPCC報告官方鏈接:http://www.ipcc.ch/pdf/ar5/pr_wg3/20140413_pr_pc_wg3_zh.pdf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應對氣候變化與大氣污染治理 協同控制政策研究項目啟動
中美合同能源管理研討會舉行
中美承諾限制碳排放 太陽能行業迎來發展新契機
第八屆世界未來能源峰會強調能源結構多元化
財政部開展碳排放信息試點調查
我國加快構建低碳高效可持續的現代能源體系
聯合國氣候變化利馬會議中國角系列邊會召開
利馬氣候會議:解振華與潘基文舉行會談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