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各地碳交易成交放量 統一碳市需攻破四大難題
來源:中國節能服務網 時間:2014/3/20 22:01:19 用手機瀏覽

  中國碳交易市場終于迎來了“春暖花開”的好日子。數據顯示,進入2014年,多地碳交易所成交量和成交額均比以往有大幅提升。

  不過,據了解,由于我國碳交易市場互相分割,制度設計差異較大,碳交易的價格調控機制尚不完善,建立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仍面臨著諸多困難。

  各地碳市場成交放量

  截至2013年底,已有深圳、上海、北京、廣州和天津等5個碳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交易。

  據了解,2014年以來,上述碳交易市場相關業務大多呈放量趨勢。

  北京環境交易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7日,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平臺共達成交易77筆,總成交量64217噸,成交額達到325.8187萬元。

  目前,北京碳市場價格穩步上升,3月6日創下了開市以來的最高價55.5元/噸,較50元/噸的起始價上漲了11%。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碳市場快訊》稱,截至2014年3月7日,上海碳交易市場累計成交量12.9222萬噸,累計成交額464.4365萬元。

  3月3日,該交易市場迎來單日成交量的新高,當日累計成交量達到27300噸,累計成交額101.27萬元,這也是上海市碳交易市場開市以來單日成交額首次突破100萬元。

  繼上海、北京碳市場在前兩周出現上漲行情之后,天津碳市場近日也出現大幅上漲的勢頭,創下開市以來最高價。

  據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發布的消息,自2013年12月天津啟動碳排放權交易以來,截至2014年2月11日收市共完成1201筆交易,成交量共計77560噸,交易額共計212.4059萬元。

  截至3月12日,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累計完成配額成交814.8689萬噸,成交金額4.8894億元。

  成交量仍低于預期

  不過,據觀察,目前各碳交易市場的實際成交量依然低于預期,活躍度不夠,大多數被列在“自愿參與名單”中的企業,參與碳交易的積極性不高。

  “每天幾百噸的交易額遠遠達不到市場發展的需要!敝袊嗣翊髮W環境金融學院教授藍虹此前對媒體表示。

  藍虹分析,目前碳交易試點參與的企業主要是一些耗能大戶,他們的節能技術、能耗標準相似,缺乏差異性,導致交易需求不旺。

  但在北京環交所總裁助理周丞看來,碳交易市場發展需要一個過程!疤际袌龅淖罱K目的不是要達到多少規模的交易量,而是幫助企業實現更低成本的減排!敝茇┱f。

  從北京市發改委了解到,北京市年綜合能耗在2000噸標煤以上的排放單位,目前正在報送2013年度碳排放報告。

  根據北京市發改委確定的時間表:3月20日前完成報送;4月5日前各重點排放單位提交經第三方機構核查的報告;6月15日前完成2013年度碳排放配額的清算(履約)。

  北京市發改委規定,重點排放單位在核清2013年度排放情況后,碳配額有盈余的單位可以將多余配額拿到碳市場出售,也可以轉入庫存,留到下一年使用;碳配額不足的單位,則需要到碳市場進行配額購買,或購買碳匯等核證自愿減排量以完成履約。

  據了解,此項規定帶有強制性。北京市發改委表示,若有重點排放單位未按規定報送排放報告或核查報告,逾期不改正的以及未按規定完成履約的,都將受到處罰。

  根據去年12月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的《關于本市開展碳排放總量控制和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決議》也提出,今后超額碳排放單位將獲3至5倍處罰。

  上海市政府的《2014年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安排》也要求年內開展試點企業2013年碳排放報告的核查和審定。

  四大難題

  “低碳經濟的核心是碳市場以及相關稅收和價格政策的建立。”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孫楨表示,許可證是碳交易的起點,盡管碳交易及其許可證只涉及一部分的排放量,但產生的碳價格卻對所有經濟活動提供了一個信號。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行碳排放權交易。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長許勤提交議案,呼吁通過加快立法、建立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以及完善碳交易價格調控機制等,進一步完善促進碳交易的有關體制機制。

  在許勤看來,目前我國碳交易市場發展仍有四大難題亟待突破。

  第一個難題在碳交易市場方面。目前各碳交易市場相對獨立,重復投資和重復建設比較嚴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費;

  “第二個難題是制度設計差異較大,規范程度有待提高!比缟钲谠试S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參與交易,并向境外碳投資機構開放。而其他市場不允許個人投資者參與交易,或者不接納境外投資者。許勤認為,這些差異的存在會對交易活躍度造成一定影響;

  第三個難題是我國碳交易的價格調控機制尚不完善。許勤分析,由于我國碳交易市場自身價格調節機制還不夠完善,可能導致價格大幅波動,市場投機行為的加劇,也將對有正常交易需求的企業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后果;

  第四個難題是碳交易市場的國際化程度有待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國碳排放增速大幅放緩 加媒稱加拿大應支持中國低碳經
解析碳交易市場中配額和減排量指標之間的“曖昧”關系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 加速低碳經濟發展
呂梁市全面推進發展低碳經濟倡導節能減排
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有望明年啟動
“十二五”規劃明確構建統一的碳交易市場
權威專家透視中國低碳之路
巴黎氣候大會中國承擔重要角色 積極推動低碳經濟進程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