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西南油氣田公司蜀南氣礦納溪采氣作業區分5井站員工牟華英對所管氣井加注起消泡劑10千克,這是這個站持續摸索加注規律、狠抓生產成本控制的一個縮影。
今年1月至2月,納溪采氣作業區起消泡劑使用量8948千克,比去年同期減少1.3724萬千克,降低生產成本近14萬元。
2013年至今,納溪采氣作業區巧打節能增效牌,要求全員樹立“用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意識,轉變生產組織方式,全方位挖潛增效。
沈16井生產長期依賴增壓機,消耗大量的起消泡劑和柴油,且人力成本較高,日產氣卻不足1萬立方米。對此,作業區綜合考慮產量與效益的關系,合理調整氣井生產制度,多次組織技術人員分析這口井的油套壓變化情況,去年3月6日自噴試采后,截至去年12月累計產氣244萬立方米,降低生產成本283.87萬元。
不僅如此,為在泡沫排水采氣中科學使用起消泡劑,作業區在反復比對泡沫排水采氣井消耗起消泡劑量的基礎上,指導井站對起消泡劑使用量及使用效果進行對比分析,摸索出最佳注入配比,采用1千克起消泡劑注入1立方水的注入配比。作業區加強現場管理,杜絕人為浪費,去年減少使用起消泡劑90噸,節約90余萬元。
踐行低碳環保是這個作業區節能增效的又一張牌。如今,人走關燈、節約用電的習慣已在納溪采氣作業區所有井站形成規范。沈17井、白1井、重灣CNG站等有條件的井站則實施錯峰用電,23時開機泵,7時停機泵。另外,員工用水用電還形成書面制度,使作業區全員意識到,錢是“摳”出來的,效益是“擠”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