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巨頭垂涎中國1000億元節能服務市場 |
來源:不詳 時間:2007-4-25 15:04:37 用手機瀏覽 |
跨國企業爭相來華的勃勃興致讓人不得不感嘆,在我們身邊,不是缺少賺錢的機會,而是缺少發現機會的眼睛。
節能服務市場正是這樣的美妙機會。昨天,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謝仲華告訴記者,德國西門子樓宇科技全球副總裁即將來上海和他面談,美國康明斯公司也在積極接洽。他們的目標,正是上海巨大的節能服務市場潛力。
據謝仲華介紹,我國每年的節能潛力可達到2.5億噸標準煤。按每噸400元計算,節能的市場潛力就可以達到人民幣1000億元。
而此時此刻,包括領先全國的上海,國內對這塊巨大蛋糕的重視程度似乎都還顯欠缺。
節能服務在專業領域一般稱作“合同能源管理”,于上世紀70年代在歐美開始興起,如今已經比較成熟,但在中國還處于初級階段。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導委員會,就是為了推廣這一先進節能降耗機制而于2002年9月成立的。
“高峰缺電,不可能靠多發電來解決,因為高峰期往往比較短暫,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年中的幾天,如果為這個高峰值而建造更多的電廠,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敝x仲華說,而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將高峰值降下來,才是資源節約之舉,故此“合同能源管理”大有可為。
據記者了解,上海目前已經有30家節能服務公司,大多數是民營企業。由于看好這一市場,有遠大空調公司等更多民營企業想進入。與此同時,一些經驗豐富的國外大公司也在積極準備進入上海節能服務市場。德國西門子和美國康明斯公司正是其中代表。
謝仲華坦言,上海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還面臨一些困難。比如,一些企業節能意識不強,企業當家人不在乎多用資源;專業節能服務公司(EMC)融資困難,現有財稅政策對EMC幾乎沒有優惠等等。
上海上遼能發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蔡瑾認為,節能服務行業仍然春寒料峭。今年春節,蔡瑾隨中國政府節能代表團考察了日本、韓國。他了解到,日韓政府對節能很重視,一般按EMC項目投資的25%~35%給予補貼,以提高EMC的積極性和抗風險能力。而且,他們的政府辦公樓一般規定了節能比率,很多產品都規定了能效標準,達不到標準的就重罰。
上海東智屏科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玉萍在節能服務行業摸爬滾打了七年,“做得很苦”的她,希望政府能出臺更多激勵措施,從資金和榮譽方面支持EMC。 作為國內節能服務先行者的上海市,已經拿出實際行動。上海市安排了3年1000萬元的補貼來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謝仲華認為,這些資金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謝仲華透露,到今年年底,上海預計共建立40個“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項目,促進這一產業在上海的發展。
蔡瑾認為,上海是EMC最有潛力的地方。入行幾年,他看到不少企業倒下去,也看到更多企業沖進來,他認為,這都是因為看中了市場的“錢景”。而就在不久前,世界銀行中國節能促進辦公室官員曾對蔡瑾說,節能服務企業的春天來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