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供電煤耗和線損率五年來分別下降了百分之四點五和百分之八點一,實現了資源節約與保護環境的雙重目標,但是中國資源利用效率整體上仍不容樂觀。
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國節約型電力企業建設成就展及技術論壇”上獲悉,目前中國火力發電單位耗水量比上世紀八十年代平均耗水下降三分之一;供電標準煤耗由二000年的每千瓦時三百九十二克下降到二00五年的三百七十四克,發電廠用電率由二000年的百分之六點二八降到二00五年的百分之五點九五,輸電線損率由二000年的百分之七點七下降到二00五年的百分之七點一八。
但是,中國的電力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發電企業的供電煤耗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每千瓦時仍然相差約五十克,輸電線損率比國際先進電力公司高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二點五,相當于一年多損失電量四百五十億千瓦時,相當于中國中部地區一個省全年的用電量。
不容忽視的是,目前中國資源整體利用水平不容樂觀,以每立方米產出效益為例,世界平均水平是三點四美元,中國約三美元左右,為改變這種狀態,中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到二0一0年,每萬元GDP能耗比二00五年降低百分之二十左右,也就是從二00五年的百分之一點四三下降到二0一0年的一點一四噸標準煤左右,以二000年的可比價計算!笆晃濉逼陂g年均節能率十四點四左右,意味著需要節能六億噸標準煤左右,年均節能量達到一點二億噸標準煤。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副主席王禹民指出,目前中國人均能源和電力的消費水平較低,人均凈用電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六十,是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相當于世界主要工業國家上世紀五十到七十年代水平,工業用電利用效率偏低。
改變這種狀態, 一是重視優化產業結構,大力開發以水電為主的可再生能源,調整和優化能源產業結構,提高能源轉換和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收益;二是建立節約型電力生產供應體系,不斷加大基礎性管理和設備治理力度;三是加強電力消費管理,提高全社會用電水平,不斷提高電能利用率、提高終端用電效率,與用戶共同建設節約型社會。
據知,在經國務院同意的節能中長期規劃中明確電力工業節能的重點包括:大力發展六十萬千瓦及以上超臨界機組、大型循環流化床機組,采用高效潔凈的發電技術,改造專業火電機組,提高機組發電效率,實施以大帶孝上大壓孝淘汰整合機組,提高單機的容量,發展熱電聯產,推進擴大區聯網,實施電網運行技術,采用先進的輸電配設備,降低損耗。推廣應用等離子微油點火技術,優化電源布局,適當發展天然氣等七大工業為主力燃料的小型分布式能源供應。
|